麻醉七年制课件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麻醉平面的影响因素 factors postulates to be related to spinal anesthetic block height 穿刺间隙 药物种类、浓度、剂量及比重 注药速度、针口方向 病人特征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低血压 hypotension 原因:交感神经广泛阻滞→静脉回流减少→心排血量降低 处理:补充血容量,升压治疗 呼吸抑制 respiratory 原因:麻醉平面过高引起 处理:给氧,辅助或控制呼吸 恶心和呕吐 nausea and vomiting 原因:低血压、交感阻滞或手术牵拉 处理:对症处理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头痛 postoperative headache 原因:脑脊液外漏 处理:平卧至头痛消失,充分补充血容量,对症处理 尿潴留 原因:骶神经被阻滞 处理:导尿 较少见并发症 脑神经受累 假性脑膜炎 下肢瘫痪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蛛网膜下腔麻醉 特殊并发症 马尾神经综合征 原因:局麻药浓度过高 症状: 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长时间不恢复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鞍骶神经受累 大便失禁、尿道扩约肌麻痹 处理: 对症治疗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简称:硬膜外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适应症 indications 颈部以下手术(以腹部以下为佳) 镇痛 (术后镇痛、产科镇痛、慢性疼痛) 禁忌症 contraindications 低血容量 穿刺部位感染 菌血症 低凝状态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病人体位 position 侧卧位 → 坐位 第四节 * 椎管内麻醉方法 –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穿刺方法 直入法 midline approach 侧入法 paramidline approach 穿刺位置 根据手术的需要决定 进入硬膜外腔的指征 过黄韧带的突破感 出现负压 回抽无脑脊液 插管顺利 第四节 * 第四节 * 第四节 * 第四节 * 第四节 * 常用局麻药和注药方法 利多卡因 丁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试验剂量 追加剂量 初量=试验剂量+追加剂量 第四节 * 麻醉平面的调节 局麻药容积 穿刺间隙 导管方向 注药方式:一次大量,分次小量。 其他:药液浓度、注药速度和病人体位。 个体差异:老年、动脉硬化、妊娠、失水、恶病质麻醉范围较广 第四节 * 第四节 * 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全脊椎麻醉 局麻药毒性反应 血压下降 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术后并发症 神经损伤: 硬膜外血肿:并发截瘫的首要原因,8小时以内行椎板切开减压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硬膜外脓肿 导管拔出或折断 第四节 * 2003.8.27.CCTV《焦点访谈》报道一例医疗纠纷: 安徽省风阳县人民医院,一位67岁的老人行前列腺摘除手术,麻醉师在给病人背上打了一针后5分钟,病人心跳骤停,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第四节 * 脊髓交感神经阻滞 (血管扩张) 1、回心血量减少 (前负荷下降) 激发“心脏三反射” 心动过缓(9~13%) 心跳骤停 维持正常的前负荷 2、迷走神经兴奋 Carpenter RL Anesthesiology,1992;76:906 +++ 根据临床实践与资料,是否可得出这样的推论 抗胆碱药物 (阿托品) 第四节 * 骶麻与鞍麻 骶管阻滞: 经骶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脊神经 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 穿刺失败率高 鞍麻:是蛛网膜外下腔阻滞的一种,仅阻滞骶尾神经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直肠、肛门和会阴部手术 穿刺点感染和骶骨畸形禁忌 第四节 *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 蛛网膜下腔起效快、镇痛及运动神经阻滞完善; 连续给药,麻醉时间长。 穿刺方法: 两点穿刺法、一点穿刺法 第四节 * 第四节 * 定义: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方法。 常用的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最常用) 全身麻醉联合气管表面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气管表面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脊麻 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 脊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联合麻醉 第四节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优点 病人无意识、循环平稳 易于实施辅助或控制呼吸 手术区域肌肉松弛满意 内脏牵拉反射轻 全身麻醉药用量减少 麻醉苏醒快,早期拔出气管导管 术后便于实施硬膜外镇痛和呼吸道管理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