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参食用兴衰史
_食用*l吏
在中国可食用的所有海产品中.海参的食用历史可能是最短的.
两宋时期,没有食用海参的记载.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只有对干
贝.燕窝的记载.宋李肪等编纂的《太平广记》收集了自汉至宋初的野史500
卷,在其卷十”水族”中,提到的水产类食品61种,未见海参.只是在《明
宫史》中,才见到对海参烹饪的详细描述.据说,明熹宗喜欢将炙蛤,鲜虾.
燕窝,鲨鱼翅.海参诸海味十余种共烩一处食之.而几乎同时的号称中国五
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的众多饮食谱中却未见海参的菜式.按理说,金
瓶梅》故事发生在徐州,而徐州靠海并不很远.又地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汇
点.曾是交通枢纽与商埠重镇.如果海参已入菜,那么拥有金,瓶.梅等
5个妻妾的西门庆不会吃不起,也不会买不到,可见,当时海参还只是一种
宫廷食品.
中国人对海参食用价值的认识应该说也是从明朝开始的.但即便作为
中药材来说,明代中药宗师李时珍在1590年出版的《本草纲目》中却也未
提及.直到明末姚可成汇集的食物本草》中才开始有对海参的详细描述.
书中记载:”海参.坐东南海中.其形如虫,色黑,身多傀儡.一种长五六
寸者,功擅补益.肴品中之最珍贵者也.味甘咸平.无毒,主补元气.滋益
五脏六腑,去三焦火热.”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也对其作了较详
细的记载.并称海参的药用价值可敌人参,故名海参.
清朝与《红楼梦》齐名的《镜花缘》第十三回讲到了一个海外君子国水
仙村少女廉锦枫,为给其母治病,下海捕海参被青邱国渔民网住,而被唐敖
用百两银子救回的故事,其中提到海参的入药.但可惜的是那是在国外.
康熙十年,文人李渔所写的闲情偶寄》.集词曲歌赋.衣食住行,花
鸟鱼虫,果蔬林竹之大成,鱼虾蟹贝尽列其中.即使今天都少见的鲟鳇鱼,
河豚,瑶柱,西施舌也~一涉及,却独不见海参.
海参的入菜,是到了清朝,才逐步兴盛起来.清朝乾隆时期在江浙一带
做了七年县令的袁枚,在其大名鼎鼎的随园食单》中,对海参的三种做法
进行了详细描述.而且对芥末,鸡汁凉拌海参丝备加推崇.但《随园食单》
的食谱仅仅局限于江浙地区.在《红楼梦》中,对同属海味八珍的燕窝的描
述出现过十次以上.而就是没有出现过海参.说明在清初,海参还未成为人
们喜食的珍肴.这很可能与满人远离海洋有关.
据说,乾隆南巡到了南京,两广总督安;}’--I1~7丰盛的宴席.而乾隆面对宫
中常见的驼蹄,熊掌,猩唇,斑鸠,鲥鱼,紫鲍,簇眉不展.老厨师见状
临时赶制了一碗大杂烩,内有海参,干贝,鱼片,海米,虾仁,火腿,玉兰,
笋丁.用鸡汤配制.干贝的鲜香,海米的陈香,火腿的熏香,竹笋的清香,
与海参的真味无香百味交集.缓缓融入淡淡的鸡汤之中,在雪白的玉兰烘托
下,黑白分明.凸显出海参独有的爽滑与高贵乾隆从这盆没有名分的汤中,
居然品出满汉交融的喜悦,连连称奇,当即御赐这盆汤为”全家福”.但后
来,并不是淮扬菜,而是鲁菜把这道”全家福推为经典之作.
这中间大有原因,并且,这也是以后海参能够进入海味八珍,并成为高
26
文并图/吴湘生
档餐饮原料的重要原因.试想,江苏一面临海,而扬州,苏州,南京这些淮
扬菜的发源地都不靠海,而山东呈半岛之势,三面临海,又是我国刺参的主
要产区,由鲁菜推出海参菜式几乎是天经地义.
由于鲁菜发源地地处北方,又由于鲁菜在山珍海味上的功夫排在八大菜
系之首.所以能够成为明清两代宫廷御膳的主菜.在满汉全席流传至今的217
道菜点中(见周锦主编的《满汉全席》),海参出现了12次,已够辉煌.
开店于1884年的上海德兴馆的首席菜式即虾籽大乌参”.据说,此菜
创制于1922年.当时的上海人并不喜欢吃海参,为了打开市场,十六铺义昌
海味与六丰海味行.找到德兴馆的蔡福生与杨和生二位师傅.研制出此菜,
并一炮走红.上海新亚集团首席厨师长李伯荣曾携”虾籽大乌参”远赴新加
坡,Et本献艺.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外拙内秀,貌丑味真的海参才能独露
锋芒.
湘菜虽以辣腊见长,但湘菜中的顶尖菜式除去清朝光绪进士谭廷家厨
所创的”细煨鱼翅”外,就数到”一品海参”.一只海参能独挑大梁的又是乌
参.据说.湘界名人程潜待客,往往要选”一品海参”.
长期以来,海参以它富于营养,滑嫩爽1:3的特点在宫廷菜,鲁菜中占据
重要位置.在我国的八大菜系中,除浙菜较少使用海参以外,其他菜系都有
使用.即便是远离海洋.地处西隅的川菜.也有两道专门以海参打头的海参
宴.
1939年,着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时,曾用师生
们吐在桌上的肉皮做了一道”红烧海参”,并幽默地赋诗一首:”肉皮胶质多.
比肉更有益烧得耙耙的,当吃海参席”.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师生们还是
吃不起海参.
1945年前后,《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着名诗人徐迟,陪同时任墨西
哥驻华大使到西安一游.在霸陵一个很偏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