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骨刺消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xVIP

中药骨刺消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7例临床效果观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骨刺消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7例临床效果观察 张虹(四川省资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骨刺消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中药骨刺消外敷治疗2周。结果:397例经外敷中药骨刺消治疗2周后总有效 率93.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中药骨刺消外敷确能解除其痛苦,值得 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敷 骨刺消 腰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3) 42-004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椎间盘缺乏 血液供给,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 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 间盘突出情况发牛。(2)由于外伤因素影响如果患者腰部受到损伤很容易造成椎 间盘髓核后移,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3)如果患者长期腰部负荷过重很容易造 成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情况发牛;患者长期处于颠簸状态之下腰椎承受能力过大很 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情况发牛。其以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工作、 牛活、学习和心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 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 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 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 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舐 1发病率最高,约占95%。治疗方法繁多,效果不确定。我科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根据病理特点,从2012年3月一一2013年2月研发中药骨刺消外敷患处对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中药外治方法,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患者反映良好,治疗效 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97例,均做CT检查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均有 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改变,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男性225 例,女性172例;住院281例,门诊116例;年龄最大87岁,年龄最小23岁; 病史最长21年,最短3天。 1.2基本病因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 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 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 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 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 突出。 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 率低。 腰紙先天异常。包括腰椎紙化、紙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 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 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1.3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 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 等。 1.4治疗方法 1.4.1处方:黄茂30g.白芷30g、桂枝30g.木瓜30g、杜仲12g.独活12g、 狗脊12g、 川茸12g、当归、牛膝10g、防己15g、防风15g、白芍15g、 红花15g、穿山甲6g、制附子6g、细辛6g、制川乌10g、干姜25g、艾叶10g、 碎山茨菇20g c 1.4.2制作:将处方中药按比例配好,共打成细末,装入陶瓷罐内备用。 1.4.3用法:将成品药粉取10-20g,用温热水调成糊状,选用国际新型材料、 优质木棉、无毒性、无致敏性、不伤皮肤的柔巾。将药糊摊于双层柔巾之间,贴 于腰部后用纸胶布粘贴固定好。患者觉药干,可在外浸少许温热水,保持药一定 湿度,利于药力渗透皮肤,2日换药一次,2周一个疗程。 2、观察指标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201页一202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1995-01-01 实施)。 2.1诊断依据 (1) 有腰部外伤、腰肌劳损或受寒湿史。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生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