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翻译过程视角探究社科文献摘要的英 译
李燕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
屮国社科文献摘要英译质量的不理想阻碍了屮国文化与世界的沟通。文章基于翻 译实践,从操作层而就翻译单位的确定、标题翻译、障碍词翻译、句子翻译、摘 要校核等方面,探究了社科文献摘要英译过程中理解阶段之后的表达与校核两 个阶段,并研究了在这两个阶段如何避免翻译失误。
关键词:
社科文献摘要;翻译过程;操作层而;翻译失谋;
作者简介:李燕,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研究。
收稿日期:2017-07-20
基金: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 词汇英译研究” (13E093)
Exploration of Procedures for Translating Abstract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Process
LI 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Suihua
University;
Abstract:
Dissatisfactory quality of English abstract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has been the barrier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orld. Based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the perspective of concrete operating procedur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translation phases following the phase of comprehens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of abstract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expression and check, including the translation unit, the translation of abstract titles, word barriers, sentences and check of the whole abstract. It also studies how to avoid translation blundors.
Keyword:
English abstracts; translation process; operation aspect; translation blunders;
Received: 2017-07-20
社科文献摘要是应用文体,所以社科文献摘要的翻译属于非文学翻译。从知网文 献搜索来看,典籍翻译研究和非文学翻译研究所受关注较少。尽管文献摘耍英译 不规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重视,但研究者们多从译文成品的角度 进行研究,从译者视角、操作层面就文化承载厚重的社科文献摘要英译过程进行 的实证性研究明显不足。
一、翻译过程研究简评
什么是翻译?处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理解。翻译可指从事翻译工作的人; 也可理解为翻译成果;还可理解为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因此翻译研究可以研究 译者,也可研究翻译作品,还可以研究翻译过程。多年来,翻译专家们从多个角 度研究翻译,揭示翻译的本质。祝吉芳教授认为:“合理的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 原文,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谋地再现原文的过程。翻译初学者须遵 循这一固有程序,认真完成理解、表达、校核等三步骤,实现成功翻 译。” [1] (P12)奈达认为翻译过程应分为分析、转换、重构和校核等四个阶段。 翻译家杨镇华提出翻译的五步骤:一是弄清原文字义;二是分析原文句子结构;三 是着手翻译;四是校核使译文符合译语习惯和规则;五是润色,把译文组织成最 适宜的形式。俄罗斯翻译家草婴曾提到他翻译作品的六道工序:一是通过反复读, 熟悉原文,理解原文;二是逐字逐句把原文翻译成目标语;三是将译文与原文核 对,看是否有漏译和误译,加以改正;四是从目标语角度校核译文,可请以目标 语为母语的人校核,使译文流畅,不拗口;五是交给编辑审读,根据编辑意见做 出慎重必要的修改;六是把校样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需要修改。
尽管对翻译过程的分法不同,杨镇华先生的翻译五步法、草婴的翻译六道工序、 奈达的翻译四阶段都可归纳成理解、表达、校核等三个主要阶段。杨镇华翻译五 步中的寻字义和分析文句实际是理解阶段,转成译文、符合译语规则是表达阶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