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七病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 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2)燥易伤肺 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见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 (五)暑邪 1.暑邪的基本概念 夏至以后,立秋以前,凡致病具有炎热、 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 暑邪为夏季的主气,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暑邪致病: 伤暑——起病缓,病情轻。 中暑——发病急,病情重。 2.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伤人多见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②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上扰心神头目——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 眩,面赤。 开泄腠理——汗多津伤,气随津伤。津气伤 则口渴尿赤,气短乏力。 ③暑多挟湿 暑热症——发热、烦渴。 湿滞症状——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 呕恶、便溏。 (六)火邪 1、火邪的概念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 火热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 火热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感火热病证或外火证。 火与热的异同: 相同点:本质皆为阳盛,均为外感六淫邪气, 致病基本相同。 不同点: 热属阳,其性弥漫,临床多全身弥漫性发热征象。 火属阴,其性结聚,临床多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2.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征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 阳胜则热:高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 火性趋上:火热病证以头面部多见:头痛、咽痛、唇烂等。 ②火热易扰心神——心恶热,故见心烦失眠、狂躁不安,神昏谵语。 ③火热易伤津耗气 伤津 :迫津外泄,消灼阴津。口渴喜饮,咽干 舌燥,尿赤便秘。 耗气:壮火食气,气随津泄。体倦、乏力、少 气。 ④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火热燔灼肝阴,使肝阳亢奋,肝风内动, 致高热、抽搐、角弓反张。 动血:热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致各种出血。 ⑤火邪易致阳性疮痈——热邪腐蚀血肉——疮疡痈肿。 第二节 疠 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含义——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 的外感病邪。 别名——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 乖戾之气等。 传播途径——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叮 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 1、疠气的致病特点 1)发病急 ,病情危笃 来势凶猛,常见发热、扰神、动血、生风、 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 刻而亡。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无论男女老少强弱, 触之者即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具有特异性,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 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 点和传变规律。同一种疠气致病,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2、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1)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 旱、洪涝、湿雾瘴气等。 2)环境因素:水源、空气污染等,可生 疠气。 3)预防因素: 因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人触之者皆可 发病。若预防隔离工作不当,易造成疫病发生 和流行。 4)社会因素:因战乱,社会动荡不安, 或工作环境恶劣,或生活极度贫困等易致疫病 流行。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六章病因 概 述 一、何谓病因 病因就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 二、病因的内容 它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 三、病因的分类 病因的分类,历代医家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内经》把复杂的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阳,或生于阴”。 《金匮要略》把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