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仑山隧道洞内防排水结构及隔热保温层施工
1 前言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气温低,隧道内较为普遍地发生衬砌冻胀开裂、酥
脆、剥落、挂冰及线路冒水、积水、结冰等病害,严重威胁了行车安全,降低隧道的使用寿
命。养护工作也很繁重,治理十分困难。因此防寒保温、防冻融、防冻胀是修建隧道要解决
的主要技术问题,
2 工程概况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m(DK976+250~DK977+936),位于昆仑山北麓。海拔4600~4800m,
山岭高耸、山坡陡峻,坡面破碎,多有坡积碎石分布。昆仑山隧道地处多年冻土区,多年冻
土上限 1.5m~2.5m,多年冻土厚度 60m~120m。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年平均气温-3.6℃。
M
极端最高气温 23.7 ℃,极端最低气温-37.7℃。隧道大部分为直线段,出口段位于 R-1000
O
C
曲线上,洞内纵坡为 13.4‰单面坡,昆仑山隧道设计采用曲墙带仰拱整体模筑钢筋混凝土衬
.
砌、模筑混凝土支护。 G
3 设计原理 N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隧道中由于衬砌背后的围岩中存在着丰富的裂隙水,若不能及时排出
O
将对隧道的运营、安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冬季寒冷时,围岩中的裂隙水因冻结而产生冻
L
胀,春融时又逐渐收缩,但一般收缩要小于凸出,有残余变形,由此可见,衬砌的开裂、酥
U
脆,主要是因衬砌背后有水冻胀所致,所以若能将衬砌背后围岩中的裂隙水隔离并有效地排
H
除,是减轻或消除冻害的有效措施。 Z
.
昆仑山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多道防线综合治理”的原则,考虑环保要求,
W
以防、堵为主,排、截为辅。 W
为了有效地将围岩中的裂隙水隔离在衬砌外,减轻对衬砌的影响,在二衬的背后、一次
W
模筑支护的表面设置第一层复合防水板。同时为了有效地将衬砌背后的地下水排除,在第一
层复合防水板外设置ф100mmpvc纵向盲沟和环向盲沟,通过“三通”及ф50泄水管将衬砌背
网
后的水及时排入保温水沟,保温水沟通过检查井与格尔木端洞外保温暗沟连接引排。
隧道修建后,由于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以及运营中机车散热的影响,衬砌背后的多年
龙
冻土会形成一个融冻交替的融化圈。
筑
为了减小融化圈,而在衬砌背后形成一定的冻结圈,必须减少外界热的影响,为了达到
此目的,我们在二衬外,第一层复合防水板内设置一层保温板,以减少洞内与围岩的热交换。
同时为了防止因灌注二衬时浸湿保温板而使保温板失去保温效果,在保温板与二衬之间再设
置一层复合防水板。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气候温差较大(特别是洞口),衬砌不可避免的生产大的变形,但衬砌
与围岩之间又有强大的粘结力,故衬砌不能自由伸缩,为了防止衬砌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拉
裂,在洞口300m范围内结合施工缝,每隔20~25m设一道伸缩缝。衬砌中的地下水若穿过防
水保温层,聚积在衬砌背后,而施工缝及伸缩缝又为最薄弱环节,易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