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湾隧道进洞方案比选及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下湾隧道进洞方案比选及分析 徐 青 杨 涛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隧道公司 西安 710075) 摘 要 山岭隧道进洞是施工工况最复杂、质量及安全隐患最多的工序。合理选择进洞方案,大大降低洞口防护 工程费用。而且,安全进洞是实现隧道顺利施工的前提,尤其是对地质条件差的隧道。本文就那下湾隧道进洞方 案为例,对坡积土及碎石地段山岭进洞方案作 比选和分析。 关键词 山岭隧道 进洞 安全 环保 我国是一个地质复杂的国家,在进行高速公路 2 进洞地质地貌及刷坡支护方案 建设时,面临着 “见河架桥,见山开洞”的问题。随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成为影响我国 2.1 进 口 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而如何在资金有限,确保 在进 口处,表层为 3~4m厚的角砾碎石土;浅 质量与环保的问题前提下安全进洞,成为隧道修筑 黄色,结构松散稳定性极差 。下部为强风化花岗岩, 的关键环节。仅以宝天高速BT12标那下湾隧道为 灰黄~浅红色,原岩结构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 例,浅谈山岭隧道进洞方案的优劣。 岩芯呈碎石状,岩体稳定性差。植被稀少,主要以草 本植物为主。 1 地质地貌及工程简介 隧址位于陕甘交界秦岭山区,行政区划属于陕 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胡店镇境内。地形相对高差较 大,线路区域山顶海拔一般在 lO00~1400m,为中低 山~低山区地貌特征,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南北高 中间低 ,山脉走 向呈北西~南东向。山体连续,冲沟 狭窄,谷坡较陡,山区植被稀少。其地貌单元为山 坡、黄土陡坎、黄土冲沟、黄土梯田(人为地貌)、岩石 陡崖。断裂 (层)构造不发育,岩石完整性相对较好。 那下湾隧道洞 口处出露的地层较少,岩性为 白垩系 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岩为主,具有多活动性,岩性 图 1 右线进 口进洞后洞 口图 细分为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在出口又出露 华力西期的闪长岩。岩质强度较高,有利于隧道施 工 [。 那下湾隧道为分离式双线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 隧道,单洞合计为 2785m,左线长 1435m,右线长 1350m。表 1为隧道围岩分级表。 表 1 那下湾隧道围岩分级表 隧道 围岩级别及长度 (m) 名称线位 洞门桩号 V级lⅣ级fⅢ级l合计 部下谪左线 ZK208+78O~ZK210+215 30l695l710l1435 隧道 右线 YK208+75O~YK21O+100 50l590l710I1350 图2 左线进 口进洞后洞 口图 在项 目部领导的指导下,从环保角度考虑,本着 下,分台阶贴岩面刷坡。每一台阶高 2~3m。从刷 零开挖的方针对该洞 口指导施工,准确放样,测出洞 坡外露岩石来观察:强风化闪长岩,灰黄色,原岩结 门位置 ,然后进行刷坡,尽量减少开挖 ,少破坏原状 构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以张节理为主,岩体破 地貌和植被。仰坡以1:0.5的坡度,边坡以1:0.3 碎,呈碎裂状松散结构,岩芯呈碎石状,岩体稳定性 坡度放线。采用松动弱爆破和人工风镐 自上而下分 差。因而,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锚 层开挖 ,分层高度 2~3m,清除边坡危岩。为保证洞 杆采用 3m 长 22普通砂浆锚杆,按 150cm × 口地段边仰坡稳定和顺利进洞,实现 “早进晚出”的 150cm的间距梅花形布设;钢筋网片采用 8×20× 原则,采用3m长的 22普通砂浆锚杆,按照 150cm 20cm,布设范围和锚杆施作范围相配合;喷射混凝 ×150cm梅花形布设;8钢筋网片,网格 20cm× 土厚 10cm进行支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