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法隐喻理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节 关于语法隐喻理论 * Contents 1.语法隐喻的概念 1.1 词汇隐喻vs.语法隐喻 1.2 一致式和隐喻式 2.语法隐喻的分类 2.1 概念隐喻 2.2 人际隐喻 2.2.1情态隐喻 2.2.2 语气隐喻 2.3 语篇隐喻 3.对语法隐喻的批判 * 1.语法隐喻的概念(Grammatical Metaphor)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在他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理论。 Definition: 用一种语法手段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即定义的一种语言现象。( The substitution of one grammatical class or structure for another. )同一语言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这些表达方式中,除一种为适合表达(congruent wording)外,其余为隐喻表达。 E.g. 特定语境中“—谁知道啊?”(我不知道。) “How could you say such a thing?”(You shouldn’t say such a thing. ) * 1.1 词汇隐喻 vs. 语法隐喻(The Difference between GM and LM) 韩礼德认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词汇隐喻(Literal Metephor)是词汇层面的隐喻,将某一词语用来指称与之相似的事物。而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语法层面的隐喻,用不同的表达形式(wording)表述客观世界中的同一事物或现象。 E.g. Richard is a lion=Richard is brave. 词汇隐喻 a flood of protests Flood被比喻性的用来指称“多如潮水的抗议”,所以是一个词汇隐喻。 Protests 是用名词来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动态的现象,所以是一个语法隐喻。 * 1.2 一致式和隐喻式(Congruent Form and Metaphorical Form) 韩礼德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成为“一致式”,把隐喻化称为“隐喻式”。 E.g. congruent form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Metaphorical form: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 2.语法隐喻的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terpersonal metaphor人际隐喻 Ideational metaphor概念隐喻 Textual metaphor语篇隐喻 Halliday Martin * 2.1 Ideation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韩礼德语法隐喻的重点在概念隐喻,而概念语法隐喻的重点在名词化(nominalization)。 nominalization:名词化指说话者把本来可以用动词结构或句子表达的内容用名词性成分表达。 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rapidly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 failed. b)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resulted in brake failure. * 2.1 Ideation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过程的转换(process transformation) 功能语言学中,概念元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和语态(voice)得到体现。(胡壮麟,朱永生:2008)Holliday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1)物质过程;2)心理过程;3)关系过程;4)言语过程;5)行为过程;6)存在过程。 1a)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 1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心理过程) 2a)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物质过程)→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