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
古典文学作品中,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在少数,然而,只借一间狭小的旧屋而贯穿起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兴衰情、功业情等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却唯有《项脊轩志》一篇。这篇精美的小品文,从多年前破旧的项脊轩人笔,先描绘未曾修葺的项脊轩的破损,再写修缮一新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然后以一句“多可喜,亦多可悲”,将文章由状物转移至抒情。而写情感,又先是借纯客观的描绘,通过“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等具体景象,含蓄表达大家族分崩离析带来的衰败;再借家中老妪之口,侧面描绘母亲的言行,以一个“以指叩门扉”的轻微动作和一句“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询,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浓浓关爱之情;然后正面描写祖母的三句话,将祖母对作者的殷切希望藏入寻常话语中,抒发对祖母、对自身功业无成、对家道久不振的愧疚之情;最后,再通过补叙,以妻子在项脊轩中的“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以及庭中枇杷树等相关细节的记述,表达出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从选材与组材上看,全文全无一件大事,亦无一件完整的事,看似随性而写,漫无章法,实则每一细节都精雕细琢,倾注了无尽的深情厚谊。
阅读此文时,常常感动于字里行间漫溢的殷殷真情。此种融万千情感于寻常文字的抒情方式,着实体现了归有光极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下面,将围绕《项脊轩志》一文的抒情方式,从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以情染景,以主观感受为客观环境增色
《项脊轩志》中,真正以项脊轩这一老屋为描述对象的文字,只有第一段。第一段中,直接写项脊轩这座房屋的,又主要是第一层。未曾修葺之前的项脊轩,“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其狭小不言而喻;而“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又足见其破败;“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更是写出了项脊轩的不适宜居住。这样的一个小阁子,集幽暗、老旧、破损、逼仄于一体,显然并不具备大户人家书斋清雅洁净、古色古香的特性,很难引起读书人的喜爱。
就是这样的一个陋室,却因为一次修缮而拥有了出人意料的无限情趣:“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而“室始洞然”,“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庭阶寂寂”而“小鸟时来啄食”,“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修葺后的项脊轩,似乎平添了无尽的明亮、幽雅与安静,更充满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整修后的项脊轩,和先前相比,果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吗?倘若形成这样的误读,显然便中了归有光的圈套。第一段的第二层中,归有光描绘给读者的项脊轩,其老旧与逼仄较之修缮前并无多少改变,对破损的治理,也只停留在“使不上漏”的程度。唯一称得上出现较大变化的,也只是室内开始明亮起来;而这明亮,亦不过是针对先前的昏暗而言,绝对无法胜过那些南向的高大房舍。
但我们阅读第二层时,却偏偏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浸润着书卷气的淡淡喜悦。这样的喜悦,从哪里来呢?
唯一的情感发源地,只能是作者的心灵。置身在外有兰桂竹木为伴、内有满架图书为友的项脊轩中,作者更多感受到的,已然是超越于物质之外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享受。故而,即使是最寻常的物象,一旦经过作者灵魂的点染,也会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这样的“美景”中,几样物品必不可少:兰、桂、竹、书、明月。前三个意象,自古以来都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书,则是内在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象征;明月,更是以多重象征意义而为历代文人所钟爱。五个意象的汇集,自然能够很好地体现归有光的内在精神诉求,亦能够很好地抒发置身于如此环境中的内在情感愉悦。
这一层文字,情感是相对的。归有光感受到的种种美妙,换成另外一个人,或许就会变成难耐的寂寞与无聊。这便如鲁迅先生笔下百草园的“无限趣味”一样,那种“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的热闹,绝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消受得了。缺乏了童心童趣的支撑,百草园中的矮墙根,只能是一截断壁残垣,不会有任何的美存在其中。
二、融情于景,以家居环境的杂乱抒家族衰败的悲凉之情
《项脊轩志》第二段的第一层,归有光藏起了内心中的全部伤感,只从“诸父异爨”后庭院及庭中环境的诸多变化中,精选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景象,以纪实的手法展开描绘。这里,“庭”与“墙”的变化,呈现出渐变性特征,跟大家族一步步分裂、家道一天天衰败、亲情一步步萎缩同步发展。庭先是“中通南北为一”,继而开始出现篱笆墙,然后开始出现院中院,出现小门,最后,实体的墙越来越多,小门也越来越多。墙与门,此处都象征了一种隔断——亲情的隔断。墙越多,门越多,亲情越少。
大家族为何而分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这样的分离,绝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原因往往在于经济上的入不敷出,根本原因则在于家族中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力量的扶持。《红楼梦》中,贾府最终的衰败,主要因素也在于政治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