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民政府十年(1939—1949)基层民意机关 建设数量分析
【内容提要】1939年,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国民 政府重拾地方自治,推行新县制。在县及县级以下设立基 层民意机关,然而,从1942、1944、1947年三个典型时间 阶段看,稍能体现民主性质、国民政府又三令五申、倾力 打造的基层民意机关并没有如期建立,这就使民主政治丧 失了基本的组织基础。因此,所谓地方自治只能是无法实 现的虚幻梦想了。
【摘要题】民国史研究
【关键词】国民政府/基层民意机关/民主政治
【正文】
1 939年,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中改革旧的基层组织, 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立新的 县政体制,即新县制。新县制重拾地方自治,在县及县以 下逐级建立基层民意机关,为此,国民政府大张旗鼓地宣 扬:建立民主政治,从基层做起。
从19 39年起,国民政府就着手在其控制的范围内建立 起从保甲到乡镇及县市的各级民意机关,即保民大会、乡 镇民代表会、县参议会。同时,国民政府还大造舆论,大 肆宣扬:民主政治从基层开始。国民政府为什么在抗战最
为艰苦——人力、物力、权力需要相对集中的时候,却抛 出“民主绣球”,让芸芸众生各表其意、各抒己见呢?
一新县制下基层民意机关建立的背景
面对困境的政治反弹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加紧实施“地方自治”,建立基层民 意机关,首先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自然性的政治反弹。任 何政府在遭遇危急的时刻,都会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来度过 难关。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国民政府选择此举确实事出 有因。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丢失了沿海地区和东 南工业中心,退居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使政府一贯仰 仗的海关和工商业税收几近断绝,在饱经内战破坏而又相 对贫瘠的大后方,国民党政府面临重重困难,承受着来自 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国际上,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演变, 英美与中国关系日益密切,英美对国民政府的专制与腐败 则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内部的不协调,国民党蒋 介石政治的不民主,影响了军事,英美对此也表示不满”。 [1] (P. 134)
从国内看,为了消除后方人民对政府专制的不满和集 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与日军作战,蒋介石希望通过建立 基层民意机关,向社会各界表现出一定的民主姿态,一方 面能够及时征兵征粮,补充军需和兵员以应付危险形势、 稳定政局;另一方面又能达到强化基层政权、增强政府统 治效能。
(二) 国民党加紧推行“地方自治”,建立县各级民意机 关,也是同共产党争夺民众,巩固其政权基础的需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相继建立了抗 曰民主政权,尤其是农村各级基层政权普遍建立起来。中 国共产党在各级基层政权中进行的民主选举尝试,使得农 村中几千年来倍受剥削压迫的劳苦大众第一次翻身得解 放、当家作主人,所以他们革命热情高涨,踊跃参军保卫 新生政权,这也为中国共产党力量的迅速增强和坚持敌后 抗战提供了可靠保证。与此相对比,国民党在农村的基层 政权则相对薄弱,而且声名狼藉。为了同共产党争夺民众, 巩固后方,达到“限共”、“防共”的目的,国民党从抗战 爆发后也日益关注农村工作,建立基层各级民意机关这一 具有民主精神的组织机关就是政府借以改变民众对专制政 府看法的一种手段。
(三)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地方自治,建立基层民 意机关也并非一时兴起,它有着深厚而长久的历史渊源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先进知识分子都在洋人坚 船利炮的轰炸下,开始审视自己的国力、制度和文化。康 有为、梁启超都曾对地方自治抱有幻想。康有为曾多次上 书光绪帝,指出唯有变法,召开国会,“各省设民政局,举
行地方自治”,“凡善良之政体未有不从自治来也” [2 ] (P. 37),才可最终图强,以救中华。梁启超也说:“就 天下万国比较之,大抵其地方自治之力愈厚者,则其国基 愈巩固,而国民愈文明。” [3](P .47)—代伟人孙中山先生 更对地方自治情有独钟,他希望通过建立牢固的基层民主, 最终使中国走上富强民主之路。
从1928年起,国民政府就一直声称要完成孙中山先生 的遗愿,实行地方自治,所以颁布《县组织法》,制定了地 方自治原则,准备建立县各级民意机关。但随着内战的爆 发和扩大后,国民政府很快便用保甲制度取代了地方自治, 县各级民意机关根本没有建立,更无所谓的民选、民议等 四权的行使。虽然如此,孙中山先生的先进思想却并未受 到人们的怀疑和抛弃,相反,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民主 人士认识到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在中国实践的艰难和重要, 更加信仰三民主义。所以,这时期孙中山先生的地方自治 思想仍是凝聚社会力量、鼓舞民心和士气的有力武器。
于是,在内忧外患中,国民政府开始大张旗鼓宣传地 方自治,并不遗余力地推广各级民意机关。
二县各级民意机关建设状况
(一)1939年民意机关在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pdf VIP
- 科室运行病历自查及管理.docx VIP
- 2026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历年真题】.docx VIP
- 健康经济学(巴塔查里亚 曹乾)课后判断题 答案Ch-11-comprehension-only.pdf VIP
- 2022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廉洁教育教学课件.ppt VIP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线路轨距、水平检查.pptx VIP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农业资源环境分析实验报告一.docx
- 《企业党建品牌创建与管理指南》.pdf VIP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线路轨向、高低检查.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