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对脏分区辨证论治颜面部痤疮.docxVIP

浅析中医药对脏分区辨证论治颜面部痤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医药对脏分区辨证论治颜面部座疮 1 ?长沙医学院2011级木科中医1班 湖南长沙410219; 2.长沙医学院2012级 木科中医2班湖南长沙410219 3.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指导老师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出现颜面座疮问题的患者 越来越多,且年龄层由最初的青年人发展到少年、中青年阶段,大有蔓延态势。 面部座疮没有明确的治疗手段,且发病诱因较多,病理症状因人而异。所以,我 们希望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将颜面分区、对脏,进行区域 用药,以“内服+外用”的手法针对性的解决此类问题,为医学领域面部座疮的 治疗与科研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座疮;中医药;脏腑辨证;颜面分区治疗 1.脏腑辨证论治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我们根据面上症的特点,来反映哪一脏腑出现了病证, 如肺经风热型,心火上炎型,肝胆郁热型,脾虚痰湿型,肝肾阴虚型,找出主要 病因对证用药治疗。 从肺胃论治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因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饮食不 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循经上蒸,复感毒邪可致座疮,病程日久,聚湿 牛痰,痰瘀互结,则可形成结节、囊肿。主方:泻白散、枇杷清肺饮、桑菊饮或 银翘散选药:桑白皮、枇杷叶、金银花、连翘、生石膏、桑叶、菊花、黄苓、牛 碧子、鱼腥草、知母、生甘草。 案例分析:王某,女,25岁,湖南人。 诉粉刺初起,病程短,颜面击油皮肤光亮,座疮坚硬难消,触之疼痛, 口干,食欲不振,小便短黄,伴有痛经,舌红,苔薄,脉数。 辩证:肺经郁热。(右腮部位集中有明显座疮。成片) 主方:枇杷清肺饮加减。 —诊(2014-12-7):枇杷叶12g、桑白皮10g、知母10g、黄苓10g、银 花10g、赤芍10g、生地10g、生石膏20g、生甘草6g, 7剂,水煎服。 二诊(2014J2J5):诉服上方药后瘗疮减少,口干,食欲不振,小便 短黄仍见,原方加鱼腥草10g桑叶10g再进10剂。 三诊(2014-12-26):诉其症状消失,改祛印散以善后。 大黄20g、百合20g、片芷20g、白芨20g、惫改仁20g、桃仁20g,研 粉温水调外敷。 配合针灸治疗:大椎,肺丿揄,曲池,耳尖,合谷。(针用泻法) 2从肝论治患者多伴有烦躁焦虑、唾眠障碍、抑郁自卑等。治宜调畅 气机、发散郁热⑴。主方:丹梔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龙胆泻肝汤选药: 柴胡、黄苓、半夏、龙骨、牡蛎、茯苓、大黃、龙胆草、梔子、白花蛇舌草、连 翘、丹参、金银花。 案例分析:李某,女:症状:面部两颊有痘痕、黄褐斑,不吋心悸。 脉诊:左寸口见涩脉,左关弦数。 辩证:肝郁气滞。 药方:丹参宛、远志9g、当归9g、川茸9g、三七12g、麦冬9g、天花粉9g、莪 术3g、三棱3g、桔梗6g、枳壳6g、柴胡9g、陈皮9g、半夏3g、郁金9g、五味 子9g^山药宠、白芍9g>旋覆花6g>玫瑰花9g^菊花6g、决明子9g>木通3g^ 甘草6g (五剂) 3从心论治心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素问middot;至真要大论》 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现代社会压力大,容易忧思恼怒,五志过极化火, 心火不得发越,必循经于面[2]。临床表现:颜面红赤,粉刺以前额、眉间为主, 伴心烦心热,寐少梦多,口干口苦,口舌生疮,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 宜清心泻火。主方: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3]选药:生地黄、生甘草、淡竹 叶、黄连、黄苓、梔子、生大黄、牡丹皮、连翘、川郁金?若心烦心热加淡豆鼓、 莲子心;若口干渴甚,口舌生疮加生石膏、天花粉;大便秘结加川厚朴、枳实。 案例分析:吴某:女,23,未婚。 症状:额头有大面积成片小瘁疮,两颊小范围黄褐斑。素来消化不良。 脉诊:左右寸口脉洪大、数;左关弦数。 舌象:无苔,类镜面舌。舌尖红,两侧红点刺。 辩证:心火亢盛。 方药:柴胡20g、川15g>郁金20g、玫瑰花15g、旋覆花10g、木香10g、金 银花30g、连翘20g、黃茂20g、紫花地丁 15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20g、 石斛20g、当归20g、白芍20g、龙胆草20g、紫草15g、茯苓30g、片术20g、 青黛20g、滑石10g、甘草10g (水丸,一个月用量) 4?从脾论治七情内伤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或过用寒凉药物,克伐脾 胃之气,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日久成痰,湿郁化热,湿 热挟痰,凝滞肌肤,循阳明经而上熏于面⑷。临床表现为皮疹、囊肿、瘢痕为 主,伴有神疲乏力、纳差便塘,苔腻,脉滑等。治宜健脾利湿,清热化痰。主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或参苓白术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选药:柴胡、桂枝、干姜、党参、 茯苓、怀山药、生惹改仁、海藻、昆布、浙贝母、连翘、半夏、夏枯草、白花蛇 舌草?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