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联,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二、课程标准 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难点: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同学们知道《东归英雄传》讲述的是什么事情吗? 学生: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教师:土尔扈特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清朝是如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统治的?(看书88页第一段) 展示:政治制度上: 思想文化上: 一、收复台湾和在台湾建制 展示: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思考:你知道这幅对联赞颂的“一代英雄”是谁吗?荷虏又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 展示:郑成功像 教师:每年海峡两岸人民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 缅怀这位民族英雄,那么郑成功是怎样收 复台湾的? 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视频资料 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找生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教师: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成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最终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初投降。这就标志着荷兰殖民者对我国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结束,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思考: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总结:一方面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所以我们称郑成功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地区的民族融合,郑成功是“开发台湾的先驱”。 材料:郑成功置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思考:用所学的史实证明郑成功的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归纳:1.三国时,吴国曾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过台湾,当时台湾称作夷洲。 2.隋朝时,台湾与大陆来往更加密切,当时台湾称琉求。 3.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4.明末时,宝岛被正式称为台湾。 展示: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两首 教师: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里面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反映了什么史实?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清政府在内部得到稳定以后,于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带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了清政府,在1684年康熙帝又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思考: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意义是什么呢? 归纳: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过渡:正当清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在我国东北边疆却遭到了沙俄的入侵。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开始英勇的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 二、雅克萨之战 展示:地图 回顾:历史上我国政府对东北的管辖。 在唐朝我国在东北的黑水靺鞨设置了黑水府, 元朝设置了辽阳行省对东北进行管辖,明朝设置了努儿干都司对该地区进行管理。 教师:从唐朝开始到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时,中国政府管辖这一地区已有近千年之久。所以说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在16世纪后期,本是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却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沙俄军队乘清军入关北方兵力空虚之机大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展示地图,并指出两地),烧杀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