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鱼类增养殖学7第六章鲆鲽类的养殖.pptVIP

海产鱼类增养殖学7第六章鲆鲽类的养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产鱼类增养殖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秀英 第六章 鲆鲽类养殖 第一节 养殖种类与生物学特性 一、养殖种类和分布 鲆鲽类属于鲈形总目鲽形目,俗称比目鱼类,全世界现知有538种,我国产125种。 目前经济价值较高、个体较大的鲆鲽类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我国已对某些品种引入养殖。 左鲆右鲽 鲽亚目鲆科(Bothidae)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 雅片、偏口 桂皮斑鲆 [Pseudorhombus cinnamoneus(Temminck et Schlegel)] 柠檬斑鲆 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 多宝鱼 二、鲆鲽类生物学特性 鲆鲽类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仅有少数能进入淡水(如星斑川鲽),但生殖时仍返回海中。鲆鲽类营底栖生活,游泳能力不强,洄游距离短,生殖季节游向近岸水域,冬季则游向邻近的深水中越冬。 产浮性卵,仔鱼期体侧扁,左右对称,以浮游生物为食。稚鱼开始变态,最后两眼移至头的一侧,身体平卧。成鱼体两侧体色不一致,有眼侧的体色可随环境而有变化。 鲆鲽类为肉食性鱼,以小型鱼类及甲壳类等为食。目前人工配合饲料已规模化生产。 三、牙鲆生物学特性 牙鲆属于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 又叫做褐牙鲆,橄榄牙鲆,沙池,地鱼,酒平,比目鱼,牙鳎,偏口,牙片等。 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以及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沿岸海区。 1.形态特征 牙鲆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被小栉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呈褐色,无眼侧被圆鳞,呈白色。体长为体高的2.3~2.6倍。 2.栖息环境 牙鲆为冷水性底栖鱼类,具有潜砂性。 洄游性小,回归性强。 浮游仔鱼在水深20米的水中上层生活。 转变为底栖生活后的稚幼鱼分布在河口一带,特别是在涡流一带水深10米之内,有机物少,盐度较低的细沙底质区域。到秋天全长达到7-10厘米,开始向深水处移动。 未成年鱼主要分布在水深100米之内。成鱼主要在水深180米之内的海区生活。 因产卵和索饵有季节性的向浅水或深水处移动的习性。春季接近产卵期时,在靠近沿岸水深约20米的浅海水域产卵。冬季游向临近深水处越冬。 牙鲆仔、稚鱼培育生长最适水温为17℃-20℃,成鱼生长的最适水温为16℃-21℃。 牙鲆成鱼在冬季水温为2℃仍能存活,致死水温在2℃以下。 在水温高达33℃时,有的成鱼只能短暂存活。 养殖牙鲆在水温5℃以下不摄食,13℃以下、23℃以上摄食减少,10℃以下、25℃以上不大摄食并停止生长。 牙鲆为广盐性鱼类,能在盐度低于8的河口地带生活。生长最适盐度17-33。 牙鲆对低溶氧的耐受能力较强,致死浓度为0.6mg/L~0.8mg/L,一般养殖时应以4mg/L为标准,低于该浓度时,摄食量减少,发病亦会上升。 3.摄食习性 牙鲆是肉食性鱼类。 天然牙鲆的前期仔鱼以无脊椎动物的卵及轮虫、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等浮游生物为食。 4.生长 一般,孵化后2个月,平均全长3cm,3个月全长6cm以上,以后生长明显加快,1年约30cm,体重250g,2年体长40cm,体重700g,3年50cm,体重1.4kg,6年70cm,体重4.5kg。 5.繁殖习性 牙鲆的性腺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性腺阶段、性腺分化阶段和性腺分化后阶段。 牙鲆从早期相同的原始性腺发育成为卵巢或精巢,属于分化型雌雄异体鱼类。其性腺分化受环境(温度等)和基因双重调节。—全雌牙鲆 第二节 牙鲆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培育 (一)亲鱼的选择 P445 从天然海区采捕的亲鱼,必须保证体表无机械损伤,发育正常,达到性成熟年龄者,一般选择4-7龄雌鱼,体长40cm以上,体重1.5kg以上;3-6龄雄鱼,体长35cm以上,体重1.2kg以上。 人工养成的亲鱼比天然亲鱼可以提前一年使用,但是会因个体小而产卵量少,所以最好还是用4年以上的亲鱼。 (二)雌雄比例 雌雄比例1:1.5-2.5。 雌雄比例适宜时,每尾雌鱼产卵量加大,受精率也较高。 (三)培育用水 P446 使用过滤海水,培育池水每天循环5-12次,但产卵期间,为了便于收集卵子,每天可循环1-3次,培育池水温8-25℃,盐度在一般海水盐度范围内均可,溶氧4mg/L以上,暗光照较好(1000-5000lx)。 (四)放养密度 P446 亲鱼放养密度为1-2尾/m2。 (五)投饵 P446 采捕自然海区的牙鲆在人工条件下培育亲鱼,很难就食,有时甚至拒食,饥饿致死,因此务必尽早设法使之就食,使鱼就食的方法是和人工种苗一起饲养,而诱使其易于就食。 (六)环境要求 环境一定要安静,光线稍暗,避免不必要的人为

文档评论(0)

L.S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