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和排泄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尿的生成和排泄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第六节 清除率第七节 尿的排放重点难点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滤过率、滤过分数、有效滤过压;决定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管重吸收的有限性;肾单位不同部分(近端、髓袢、远端)的重吸收和分泌;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原理;直小血管的作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熟悉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肾小管重吸收特征和方式;逆流交换与逆流倍增作用;血浆清除率的意义了解肾脏的结构及功能概要;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膀胱容量和膀胱内压的关系;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排尿异常)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球)肾小体肾小囊(内层、囊腔、外层)近曲小管近端小管肾单位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肾小管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远端小管远曲小管生理学(第9版)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1. 肾单位 (nephron) 人体每个肾脏有100万个肾单位,不能再生,40岁以后,功能性肾单位每10年大约减少10%肾单位示意图生理学(第9版)2. 集合管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相连接。集合管不在肾单位内。8~10个皮质集合管→髓质集合管→大的集合管→经肾乳头→肾盂每个肾脏大约有250个很大的集合管, 每个大的集合管收集大约4000个肾单位来的尿液3.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的区别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数量多(85%~90%)少(10%~15%)体积较小较大髓袢长度短长动脉口径A入:A出=2:1A入:A出=1:1出球小动脉形成小血管管周毛细血管管周毛细血管+直小血管生理学(第9版)(二)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1.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 入球小动脉中膜内的肌上皮样细胞。细胞内有分泌颗粒,内含肾素致密斑(macula densa) 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分泌,从而调节尿量的生成球外系膜细胞(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一群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肾小球、肾小囊微穿刺和球旁器示意图生理学(第9版)(三)滤过膜的构成1. 内层 毛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层 细胞上有许多直径为7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水、小分子溶质可自由地通过。带负电荷2. 中间层 毛细血管基膜 含有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蛋白多糖等成分,带负电荷,厚度超过300nm3. 外层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层,又称足细胞 足细胞的足突相互交错,形成裂隙(slit) 滤过膜结构示意图生理学(第9版)(三)滤过膜的构成1. 分子量大小的选择性滤器(机械屏障)分子量6000,有效半径2.0nm,带正电或电中性的物质可完全通过分子量69000,有效半径4.2nm不能滤过葡萄糖glucose(180)可通过白蛋白albumin(69000)不能通过2. 分子电荷的选择性滤器(电学屏障) 滤过膜各层上带负电的物质(主要为糖蛋白)构成了滤过的电学屏障,限制负电荷的滤过分子半径和所带电荷不同对右旋糖酐滤过能力的影响NANANA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肾动脉肾交感神经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收球旁细胞肾素的释放生理学(第9版)(四)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由脊髓的胸12至腰2节段发出,其节前纤维进入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动脉部的神经节;节后纤维与肾动脉伴行,由肾门进入肾内NA:去甲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在肾脏的分布和功能尚不清楚生理学(第9版)(五)肾脏的血液供应及肾血流量的特点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流经两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2%。其中约94%的血液供应皮质层;6%的血液供应髓质 腹主动脉→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脉两套毛细血管床: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串联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引起快速液体滤过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血压低,使液体迅速地被重吸收生理学(第9版)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灌注压20~70mmHg时,肾血流量随肾动脉压升高而升高 灌注压70~180mmHg时,肾血流量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不变 灌注压180mmHg时,肾血流量又随肾动脉压升高而升高关于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机制,两个学说:(1)肌源学说:肾脏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的特性决定(2)管-球反馈:小管液流量的变化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二)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与动脉血压的关系第二节肾小球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