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笑话不好笑_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寓教于乐,有的教师会就某些语言或文化现象引述笑话或故事。但有时候,外国学生不仅不觉得好笑,反而会有莫名其妙之感。为探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笑话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中国笑话的特点。
根据VictorRaskin(1988)的理论,笑话产生于两种理解的冲突:一种理解是笑话文字本身提供的信息,另外一种理解是读者根据笑话所述场景而产生的个人期待。只有当这两者并存且构成矛盾时,笑话才有可能引人发笑。对于外国学生而言,通常只理解笑话文字本身的意思,但因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无法就笑话所述内容产生个人期待,因此冲突不在,笑话也就失去其幽默功能。
为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笑话,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国笑话构成矛盾冲突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即同音异义、同形异义、一词多义等,另外也列举一些与笑话有关的特殊文化现象。最后,文章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幽默的功用以及可能的操作方法,以供汉语教学者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笑话语言文化
一、引言
作为德语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笔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即在给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就某个语言点引述幽默故事加以讲解时,对方非但不觉得好笑,反而有莫名其妙之感。例如给学生布置作文《我的家庭》,有学生写道:“我18岁出家。”根据上下文,得知其想表达“18岁从家里搬出去”,但不知如何正确叙述,所以自造词“出家”,殊不知汉语中的“出家”有另外意思,即“离开家庭到庙宇里作僧尼或道士”(《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笔者觉得这个句子有趣,上课时给学生板书,想讲解其中的错误。结果在座的德国学生面面相觑,不解其意,问之,答曰:这句话没有错,“出家”就是“从家里搬出去”。
笔者曾经给一些年纪稍长的汉语学习者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学生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后,并没有觉得其中宋国人的懒惰和呆板令人捧腹,反倒认真地讨论可否猎兔,这样做是否对环境不利等问题。
有人说中国笑话不好笑,鲁迅先生也曾有“中国人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的说法①。果真如此吗?中国笑话究竟有什么特点?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区分“笑话”与“幽默”这两个概念,其次探讨产生“笑”的机制和笑话的本质,最后分析中国笑话的特点以及幽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笑话与幽默
(一)笑话
民俗学家段宝林认为,“笑话是民间故事中的一种体裁,是用散文叙事的口头文学。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喜剧性,引人发笑。”(段宝林,2001)《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对笑话的定义也是强调其功能:“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
笑话在中国古代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俳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宫廷雇有俳优,即以逗笑君王为职业的滑稽艺人。但俳优中也不乏为君王进谏的弄臣,如优孟讽谏楚庄王不可过度铺张,只为葬其爱马(见《史记?滑稽列传》)。三国时,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即魏邯郸淳编纂的《笑林》出现。全书虽只收集笑话20余则,然管中窥豹,仍可略见一斑。如后来流传至今的《执竿入城》(胡范畴,1987:14):
(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魏晋之后,中国历史上又有文人学者编写过若干笑话集,尤以宋代和明代为盛,如宋苏轼的《艾子杂说》,明冯梦龙的《笑府》《广笑府》和《古今谭概》等等(王学泰,2005)。明朝学者郭子章(1542~1618)认为,俳说可以分为两类:口谐善辩型和谈言微中型,其中前者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后者则是以一种令人愉悦的言语提出建议。(陈清俊,1985)
20世纪初,中国开始从西方引进一些现代民主、学术思想,其中也包括翻译一些西方的概念和词汇,“幽默”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二)幽默
幽默一词,中文原本已有,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意为“寂静无声”(胡范畴,1987)。1924年,林语堂先生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用“幽默”二字翻译英文的“humour”,并解释“幽默原为纯粹译音”,但真正的幽默的确应是“会心的微笑”和“内心静默的理会……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林语堂,1924)。我们今天对幽默的理解为“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现代汉语词典》,2002版),这一解释仍沿用了林氏的说法。林语堂还将幽默分为男式幽默和女式幽默,前者以庄子的幽默为代表:宏大、狂野和热烈;而后者以陶渊明的幽默为代表:成熟、优美、寓含诗意。(林语堂,1971;Yue,2006)
三、产生笑的机制和笑话的本质
(一)产生“笑”的机制
“笑”是如何产生的,西方大致有以下三种解释:“优越论”;“放松论”;“矛盾论”。
1.优越论
“优越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省教练员、裁判员国培考试题库.docx VIP
-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docx VIP
- (高清版)DB44∕T 2427-2023 《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pdf VIP
- 劳务分包合同协议范本.docx VIP
- 高三化学 二轮示范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 VIP
- 煤炭工业露天矿机电设备修理设施设计规范.docx VIP
- 七年级数学上册5.1.1 从算式到方程.pptx VIP
- 第三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五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docx VIP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过程分析系统与分析小屋技术规定.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