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
项目1 液力偶合器
学习目标 鉴定标准 1 教学建议
了解液力偶合器的结构组成、工 应知:液力偶合器的结构 建议:采用多媒体课件
作原理及特性 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 进行教学
液力偶合器只在最初的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目前自动变速器中都是采用液力变矩器。但为
了更好地理解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先介绍液力偶合器。
一、液力偶合器的构造
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如图2 -1所示,简图如图2 - 2所示,包括泵轮、涡轮及与涡轮连接的输
出轴。泵轮与偶合器壳体刚性连接,并与发动机飞轮相连接,是液力偶合器的主动部分。涡轮通
过花键与输出轴(涡轮轴)相连接,是液力偶合器的从动部分。在泵轮和涡轮里面有许多径向叶
片,在叶片之间充满ATF。泵轮和涡轮装合后, 泵轮与涡轮之间有3 ~4 mm的间隙,两者之间没
有机械连接。两轮的内腔共同构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环状空腔,称为循环圆或工作腔。泵轮与涡
轮的叶片数一般不等,以防止液力偶合器产生振动。
图2-1液力偶合器的结构 图2-2 液力偶合器的简图
1一栗轮;2—润轮;3—壳体 1一输入轴(发动机曲轴);2—输出轴
(变速器输人轴);3 —偶合器壳体;
W—涡轮;B—泵轮
22 第二部分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
二、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1.液力偶合器的工作模型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对风扇进行说明。如图2 -3所示,电风扇A和B保持
合适的距离,电风扇A通电,而电风扇B未通电,电风廟A吹出的空气推动电风扇B的叶片,使
电风扇B随之旋转。在液力偶合器中, 泵轮相当于电风扇A,涡轮相当于电风扇B,工作介质
ATF相当于空气。
图2-3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模型
2.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的例子类似。当发动机转动时, 泵轮也随之转动,液力偶
合器中的ATF被泵轮叶片带动起来一起旋转而获得动能,具有能量的ATF再冲击涡轮叶片,
使涡轮也转动起来,输出动力。液力偶合器中ATF的流动是两种运动的合成运动,并形成一
条首尾相连的环形螺旋线,如图2 -4所不。ATF的一种流动是沿着循环圆的循环流动,另一
种流动是随着泵轮、涡轮旋转的圆周流动。当发动机转动而涡轮不动时(如汽车起步时), 泵
轮叶片带动ATF绕着泵轮轴线旋转起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ATF从泵轮叶片内缘向外缘流
动,进而冲击到涡轮叶片,使涡轮获得能量逐渐转动起来,流到涡轮的ATF从涡轮叶片的外缘
流向内缘,并返回到泵轮叶片内缘,形成循环流动。随着涡轮转速的逐渐增加,涡轮中的ATF
也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从涡轮叶片内缘向外缘流动,但由于涡轮转速低于泵轮转速,因而泵
轮叶片外缘的液压高于涡轮叶片外缘的液压,所以在上述压差的作用下,依然存在循环流动。
能产生循环流动是传递动力的条件,即泵轮、涡轮存在转速差是液力偶合器实现动力传递的
条件。当泵轮与涡轮转速相同时,由于没有循环流动,从泵轮叶片流出的ATF不能冲击涡轮
叶片,所以不能传递动力。
项目 1液力偶合器 23
图2-4 液力偶合器中ATF的流动
从上述分析可知,液力偶合器只能传递转矩,不能实现转矩的放大,所以目前已经被液力变
矩器所取代。
三、液力偶合器的特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液力偶合器,下面简单介绍液力偶合器的特性。
液力偶合器的特性是指在发动机转速和转矩一定的条件下,液力偶合器的转矩比K和传动
效率! 7与转速比〖之间的变化关系。
转矩比欠是指液力偶合器涡轮输出转矩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