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考试试题.docxVIP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考试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钢高中 2017 级历史科第二次考试 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2019 年 10 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 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 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 己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 A.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B.文献史料真实可信 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D.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 时期数目(个)时期数目(个)时期数目(个)秦朝约 1000唐朝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秦朝 约 1000 唐朝 约 1500 1911 年 1381 A.县制有利于社会变革 B.县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 C.县是基本的行政区域 D.县制有职责明确的优点 4.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 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 了基本的礼制。这种“礼制”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 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 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5、开皇五年,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劝募当社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由当社为首的 人负责管理。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文帝命令西北诸州的义仓改为州或县管理,劝募的 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纳税。这种变化 A.义仓根本上解决了饥民问题 B.客观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C.中央对地方管理的不断加强 D.隋朝农业发展农民富足 时期规定曹魏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 时期 规定 曹魏 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 6/10 为 地租。 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 北魏 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 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  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 唐代 纳粮绢布麻。 据表可知 A.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 C.政府立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D.授田法打击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7.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 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 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 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8.分析表中的南宋政府部分收入的对比,可得出 (注:经总制钱:宋代杂税经制钱和 总制钱的合称) A.南宋海外贸易较为发达 B.江南成为最发达的地区 C.农业仍为南宋财源基础 D.南宋官营制度走向衰落 9.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 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 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10.古之四民,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清末新政时期,大量士子从事其他行业,“弃 儒就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导致当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读书人价值观的改变 B.个人创业的障碍消除 C.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D.制度变革的进程加快 11.19 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 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 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 D.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12.“……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 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 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 A.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 B.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 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