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医术专长综述
申请人姓名: 性别: 年龄:
报名地点:
报名类别:多年实践
专长名称:脾系疾病- 胃痞病 (代码BNP020 )- 内服治疗
一、本人基本情况及中医学习实践过程
我于1992 年退伍。初中毕业。因有在部队学习医学的经历,退伍后在家乡
父亲开的中医诊所工作学习。因时有患者上门求诊,深感自己的不足,为此于
1996.7—1999.7 年在XX 医学专修学校学习西医临床,同时XX 医院中医科学习八
个月。2013.10—2015.10 在XX 医院进修中医科,跟随XX 老师学习。
在父亲的诊所工作中主要针对中医常见病,尤其是脾胃病,患者较多,平均
每天约3-5 人,主要是胃痞病,总数大约600 多人。经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二、胃痞病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
痞满是由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失健运,胃失
和降,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食欲不振
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黄帝内经》称本病为痞、满、痞塞、痞膈、痞满。痞满
作为临床证候,主要包括西医的慢性胃炎,主要是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及
胃神经官能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
【证候特征】
1. 以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食欲不振为主要证候特征。
第 1 页
2.多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3.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
4.临床上有实痞与虚痞之分。痞满不减,按之则甚,食后加重则为实,相当于
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时减,按之稍舒,不欲进食则为虚,相
当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
【病因病机】
痞满的病因有表邪入里,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属实,脾胃虚弱属虚,两者
常互为因果。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可导致饮食停滞,又可聚湿成痰;实邪内阻,
又可进一步损伤脾胃,最终导致虚实夹杂。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病机
关键为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胃失和降,浊阴不降,气机升降失常。
【诊断要点】
1. 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食欲不振等为特点。
2.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呈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
3.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
4.上消化道X 线检查、胃液分析、胃镜、多道胃肠动力检测仪等检查有助于本
病的诊断。
5.需除外胃癌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痞满症状。
【鉴别诊断】
第 2 页
1.胃痛:痞满与胃痛病位均在胃脘部,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
痞满 胃痛
主症 胃脘痞塞满闷为主 胃脘部疼痛为主
压痛 无 有
起病 较缓 可急
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气机郁滞,不通则痛,胃失所养,
病理
常 不荣则痛
治法 理气补虚 理气和胃止痛
2.鼓胀:痞满与鼓胀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故需鉴别。
痞满 鼓胀
部位 胃脘 大腹
胃脘痞塞满闷为主,外无胀大之 自觉腹部胀满,外形胀大如
主症
形 鼓
切诊 按之柔软 按之腹皮急
3.胸痹心痛:痞满常兼有胸膈不适,胸痹偶有脘腹不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全球量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光子盒.pptx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重点词义挖空.pdf VIP
- GB50322-2011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pdf
- 新教科版新一年级下册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课件.ppt
- 网上课程考试题库——商务谈判.docx VIP
- 2023年05月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名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docx
- 演示文稿第六章葡萄糖.ppt VIP
- 演示文稿第六章葡萄糖.ppt VIP
-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通用完整版.doc VIP
- 2024年-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