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语言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古诗—语言类第0 第三讲:古诗—语言类 第 03 讲 PAGE PAGE 23 第 第 03 讲 PAGE PAGE 2 第三讲 第三讲 古诗—语言类 古诗—语言类 本节 本节说明 教学目标 1.练习古诗词鉴赏中的语言类题 建议用时 80分钟 1.(2016·天津,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2.【解析】 (1)“望”“空”二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用哪一个更好,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结构来分析。诗歌的题目是“登裴秀才迪小台”,有登高就必有所望;诗歌首联交代背景,二联、三联写景,正好照应了“望”字。如果用“空”字,则重在意境。结合全诗分析,“空”字更能营造空旷的意境,与全诗流露出的闲适、超然物外之情相合。(2)颔联主要写景,从写景的角度看,“下”为动态,“闲”为静态,动静结合;从景物之间的关系看,几个意象相互映衬;从抒情的角度看,“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3)“闲”字有双关之意,表面上写景物之静、意境之宁,深层上又指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 【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田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诗意】 我平时安居家中足不出户,今天登上小台远望云山。飞鸟在落日映照下投入林中,行人在秋原之上格外安闲。我知道在遥远的树林边际,不会看见我居住的小屋的飞檐。知心的朋友要多踏着月色来访,迎客的大门永远不会为你而关。 2.【2018届中原名校高三第七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注】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卒,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元祐谪臣多内迁。苏轼自海南内迂廉州(今广西合浦),秦观受命复宣德郎,放还衡州。两人相逢于雷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使用比兴手法,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引起后面“偶相逢,惨愁容”的相逢场景。[来源:学科网ZXXK] B.“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是指两人年轻时的俊美容貌现已经衰老,主要是抒发两人离别时间之久,感叹时间流逝的伤感。 C.“别后悠悠君莫问”中“悠悠”既写分别时间之久,也写相隔距离之远,突出描写了两人分别之后同被排挤的痛苦感受。 D.“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是想象即将到来的分别,用比喻的手法,以落花随水漂流的意象比喻二人身不由己的贬谪迁徙。 E.整首词上阕写相会,下阕写离别。选用大量景物作为感情依托,并加入人物语言、心理来抒情,符合秦观相思词的风格。 【答案】BE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D项考核手法,BC项考核内容,E项考核风格,其中B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不仅是写两人容颜衰老,更是抒发两人年轻时壮志的消逝;E项,秦观相思词为婉约派风格。本词不是相思词,且气势宏大,意象大多广阔而苍茫。 学@科网 (2)这首词后三句“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后会不知何处是”直接表达自己对苏轼西去廉州,关山远隔,前途未卜的担忧。 ②“烟浪”“暮云”是写烟雾腾腾的江面和重重叠叠的暮云,这两个意象迷离而又苍茫,极写两人分隔后的时空遥远。 ③最后两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两人未来命运担心的愁思,也表达了自己与苏轼因被新党排挤被贬远地,无法实现鸿鹄之志,晚景凄凉的悲哀。 点睛: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程艶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