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 — 管子排列方法对压力降的修正系数,对于正三角形排列 F = 0.5,对于正方形排列 F = 0.3,对于正方形斜转 45 度 F = 0.4; f0 — 壳程流体的摩擦系数; nC —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子数; NB — 折流挡板数; h — 折流板间距; u0 — 按壳程流通截面积计算的流速,而 A0=h(D-nCd0), 或由系列标准中查得,m/s。 通常,液体流经换热器的压力降为0.1~1atm, 气体为0.01~0.1atm, 设计时,换热器的工艺尺寸应在压力降与传热面积之间予以权衡,使既能满足工艺要求,又经济合理。 7.7 换热器 (1) 确定流动路径,由传热任务计算Q,确定流体进、出口温度,选定换热器形式,计算定性温度,查取流体物性,计算平均温差,根据? ? 0.8 的原则,确定壳程数。 (2) 依据K的经验值,或按生产实际情况选定K估,由传热基本方程估算A估。参照系列标准选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如管径、管长、管数及管子的排列等;若是选用,可在系列标准中选择适当的换热器型号。 (3) 根据初选的设备规格,计算管、壳程流体的流速和压降,检查是否合理或满足工艺要求,若不符合,需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数或折流挡板间距,或选择另一规格的设备,重新计算压力降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4) 计算管、壳程的 h1 和 h2,确定 Rs1 和 Rs2, 计算 K计,A计,比较 A估 和 A计,若 A估/A计=1.15~1.25,则初选的设备合适,否则需另设 K估 值,重复以上步骤。 列管换热器的选用和设计的步骤 7.7 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其他类型的换热器 7.7 换热器 优点:传热效率高,传热系数K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安装检修方便。 缺点:耐温耐压性能较差,易渗漏,处理量小。 1.固定压紧板 2.夹紧螺栓 3.前端板4.换热板片 5.密封垫片 6.后端板7.下导板 8.后支柱 9.活动压紧板10.上导板 7.7 换热器 7.7 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7.7 换热器 优点:传热效率高,不易堵塞,结构紧凑,成本较低。 缺点:操作压力、温度不能太高,螺旋板难以维修。 7.7 换热器 在两块平行金属板之间夹入波纹状金属翅片,两边以侧条密封,组成一个单元体; 将各单元体进行不同的叠集和适当地排列,再用钎焊予以固定,形成逆流、并流和错流的板翅式换热器组装件(芯部或板束) ; 将带有进、出口的集流箱焊接到板束上。 特点:传热效果更好、结构更为紧凑。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翅片形式主要有光直型翅片、锯齿型翅片和多孔型翅片。 板翅式换热器 7.7 换热器 传热效果好 板翅促进湍流,破坏传热边界层的发展,总传热系数高,同时冷、热流体间换热不仅以平隔板为传热面,而且大部分热量通过翅片换热,因而具有很高的传热速率。 结构紧凑 单位体积换热器提供的传热面积一般能达到2500m2,最高可达到4300m2,而列管式换热器只有160m2。 轻巧牢固 由于结构紧凑,通常用铝合金制造,在相同的传热面积下,其重量仅为列管式换热器的十分之一,波纹翅片不仅是传热面,又是两板间的支撑,故强度很高。 适应性强,操作范围广 由于铝合金的导热系数高,特别适合于低温和超低温条件下的换热。 流道很小,容易堵塞而使压降增大。换热器内一旦结垢,清洗和检修困难,故处理的物料应较清洁或预先进行净制。 由于平隔板是用薄铝片制成,故要求流体对铝不发生腐蚀。 7.7 换热器 结构:在管子外表面上装有径向或轴向翅片; 用途:适用于两种流体的给热系数相差很大的场合; 特点:增加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从而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翅片管式换热器 翅片与光管的连接应紧密无间,否则会在连接处产生很大的接触热阻。常用的连接方法有镶嵌、缠绕或高频焊接,其中焊接最为密切,但加工费用较高。 7.7 换热器 翅片盘管换热器 空调机组表冷器 组合式铝合金散热器(T形翅) 7.7 换热器 结构及工作原理:将一根金属管的两端密封,抽出不凝性气体,充以一定量的某种工作液体而成。当热管的一端被加热时,工作液体受热沸腾汽化,产生的蒸汽流至冷却端冷凝放出冷凝潜热,冷凝液沿着具有毛细结构的吸液芯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回流至加热段再次沸腾汽化,工作介质如此反复循环,热量则由热管的轴向由加热端传至冷却端。 1—导管 2—吸液芯 3—蒸汽 4—吸热蒸发端 5—保温层 6—放热冷凝端 热管换热器 7.7 换热器 用途:给热系数很小的气-气换热过程。 热管可把管内的对流传热转化为管外表面的传热,从而可采用加装翅片的方法进行强化。例如利用热管换热器回收锅炉排出的烟气余热预热燃烧所需空气,效果良好; 由于热管两端的管外表面被翅化,管外对流传热强化,管内籍助工作液体的沸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力资源管理开题(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最新】.docx VIP
- 《生产调度与控制实务》课件.ppt VIP
- 2025水电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第4部分:水工建筑物.docx
- PMP项目管理培训课件项目.pptx VIP
- xx公司集团中铁工程部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盐酸普鲁卡因工艺说明书8.pdf VIP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的英语第一单元试题.doc VIP
- 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曼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