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调研报告及Swot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镇调研报告 一,  乌镇概况 乌镇,地处浙江省嘉兴市 桐 乡市北端,西临 湖 州市 南 浔区,北接江苏苏州 吴 江 市,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是一个有 1300 年建镇史的 江 南 古 镇,名列江 南六大古镇之一,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 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二,  乌镇旅游开发现状 乌镇于 1999 年开始进行古镇保护与旅游规划,目前为国家 AAAAA 级景 区。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 “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1999 年,乌镇东栅区块保护开发工程经过周 密调查,制订了《乌镇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和详细的修复与整治方案, 开始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东栅工程,简称“东栅景区”。景区中成功运 作了“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 管理”等保护模式,于 2001 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为 0.9 平方公里, 可游览包括汇源当铺、访庐阁、皮影戏、翰林第、修真观、古戏台、 茅 盾故居、 余榴梁钱币馆、木雕馆、蓝印花布染坊、公生糟坊、乌镇民俗风情馆、江南百 床馆、传统作坊区、 香 山堂、拳船表演,逢源双桥等二十多个景点;以旅游观 光为开发主题,突出重点呈现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乌镇古镇保护一期工程相当的成功,不仅保护了当地宝贵的历史风貌和遗 产,同时也给地方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于是 2003 年乌镇古镇保护二期工程- -西栅景区也随之启动。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 商 务 旅 游、 休闲度假为主,成功形成了一个国内罕见的“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 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西栅毗邻京杭大运河,两岸临河水阁绵延 1.8 公里余,12 个岛屿间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 72 座,自然 风光美不胜收;同时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 25 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 西的老街中各种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让人目不暇接,水 乡风貌一览无遗。各类风格的民宿和各种档次的度假酒店,多家设施齐全的会 议中心和商务会馆,可容纳八百余人同时住宿;而缤纷的临河酒吧,茶馆, spa 馆则给游客提供完美的休息场所;另外游客服务中心、观光车船、水上巴 士、直饮水、天然气、宽带网络、卫星电视、 电 子巡更、泛光照明、星级厕所 和智能化旅游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整体上创建了一个食宿游购娱基本 完备的新型古镇 社 区。 三,  乌镇模式 如何很好地保护古镇的原貌和韵味,又能把它开发成为旅游热点同时实现 可持续发展,这一直是国内古镇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难题。而乌镇的三线下地、 地方传统文化挖掘、控制过度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的选择等做法,目前看 来都是成功的,给全国的古镇保护开发树立了榜样。“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走市场化道路”,乌镇古镇 的保护开发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乌镇模式”。 1,保护模式 乌镇开发的原则是,承接古镇文脉,保持古镇风貌,力求原汁原味,做到 “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具体的做法可归纳为“迁、拆、修、补、饰”五个 字。所谓“迁”: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 “拆”,拆除必须拆除的不协调建筑;“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 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 连缀整体;“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 乌镇首先推出全新的系统保护理念,在众多的江南古镇中第一个把所有矗 立在古镇上的高压线、低压线、电信、电话、有线电视埋到了街下,并铺设了 地下排污管道,出资对老街上居民每家每户装上抽水马桶,对所有河道进行大 规模的清淤。同时,原来老街已铺砌好的水泥路面,被重新换成了明清时代的 石板路,石板的铺设完全按传统的方式;沿街的铺面、老店、老宅用的都是陈 年的木门木窗,木结构修好后按老法桐油两度;墙面经过修整,砌得牢固结实, 但并不粉刷一新,白粉里渗了黑灰,力求呈现原来面貌;而沿街房屋也不是整 排拆除,坏什么修什么,半座墙、一片屋顶,几扇窗门,既不走样,也不出格。 而“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乌镇古镇的灵魂,也被融入保护工程中间。在乌 镇保护过程中,完整的生活形态和深厚的地域文化也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名 人文化及民情民俗文化体现地淋漓尽致。乌镇作为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于 2000 年底成功地把全国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活动请回了老家;为全面塑造 一个文化古镇、弘扬民俗文化,沿袭了几百年的乌镇传统节日“香市”被重新 加以挖掘,赋予新的内容,好评如潮。年久失传的皮影戏老艺人也被重新请出 来,早已停唱的

文档评论(0)

lihuame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