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EMP (Vestibular evoked mogenic potenials) From Colebatch, et al, 1994 P1 @11msec and N1 @ 18msec inverted * 检查(阳性6) 6. 影像学检查: 颞骨CT:偶显前庭导水管周围气化差,导水管短而直。 膜迷路MRI成像:部分患者可见前庭导水管变直变细。 * 膜迷路MRI成像 * 诊断 诊断依据(2017年):临床诊断 1.2次或2次以上眩晕发作,每次持续20?min至12?h。 2.病程中至少有一次听力学检查证实患耳有低到中频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3.患耳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闷胀感。 4.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药物中毒性眩晕、后循环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此外,还需要排除继发性膜迷路积水。 * 疑似诊断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为疑似诊断 1.2次或2次以上眩晕发作,每次持续20min至24h。 2.患耳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闷胀感。 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药物中毒性眩晕、后循环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此外,还需要排除继发性膜迷路积水。 * 鉴别诊断 (1) 突发性耳聋 在很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聋,若伴眩晕,很易与MD首次犯病相混淆:区别为① 突聋是以高频下降为主,而MD早期以低频降为主,且有听力波动;②SD 眩晕3~5d 减轻或消失以后不再复发,而MD反复发作眩晕;③服用利尿剂或甘油后MD听力有恢复,而突聋无效 鉴别诊断(1) * 眩晕定义 Lord Brain(1938年)认为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illusion of motion)或位置错觉称眩晕(vertigo),Vertigo一词来源于拉丁文“Vertere” 旋转之意. 包括旋转、倾倒、摇摆等动幻感,与 头晕、头重脚轻等感觉不同。严格说眩晕包括在头晕(Dizziness)范畴之内,眩晕是有动幻感,现国内外文献仍将Vertigo 与 Dizziness混用。 * 眩晕(Vertigo) subjective objective * 临床常用眩晕症分类 前庭周围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晕 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2 Meniere’s disease 3 突发性耳聋1/2病人伴眩晕 4 药物中毒性眩晕 5 内耳供血不足或称迷路卒中 6 Ramsy Hunt综合症 7 前庭神经炎或供血不足 8 大前庭水管综合症(LVAS) 9 急、慢性中耳炎(迷路炎) 10 外伤性颞骨骨折 11 上半规管裂 1 PCI 50~80% 以眩晕为主诉(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2 颈椎骨质增生 3 桥小脑角肿瘤-听神经瘤 4 颅底畸形-颅底凹陷等 5 颅脑外伤性眩晕 6 眩晕性癫痫 7 Walleberg综合征 8 第四脑室肿瘤 9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10 精神性眩晕 * 梅尼埃病的诊治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ENIERE’S DISEASE * 大纲要求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 掌握:本病的诊断。 * 1. Prosper Menieres (1799~1862)首先提出内耳疾病可引起眩晕,故以其姓命名为“梅尼埃病”(1861),不应是“梅尼埃综合征” 背 景 * 梅尼埃病(MD)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着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定义 * 迷路 (Labyrinth) 即内耳.深藏在颞骨岩部内,从上向下观颅底,显示骨迷路之位置及方位 解剖和生理(1) * 紫色为内淋巴 白色为外淋巴、 骨迷路内有如影随行之膜迷路,包裹内淋巴液 解剖和生理(2) * 内.外淋巴互不相通,内淋巴经ELD流入ELS 作用:1.吸收多余的淋巴液; 2.吞噬内耳毛细胞代谢产物 解剖和生理(3) * 流行病学 发病率:文献报道差异较大,约7.5~157/10万。 发病年龄:4~90岁,多发于青壮年,高峰为40~60岁。 性别差异:男:女≈1:1~1:1.3。 一般单耳发病。Kitahara报道,首发20年后,约41.5%的患者双耳受累。 * 众说纷纭,目前一致认为内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可形成积水,出现吸收与分泌障碍,其病因尚不清。主要学说简述如下: 1.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