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5.pdfVIP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5.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痈 急性乳腺炎 中医诊疗方案 ( )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12 年)。 (1)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 裂糜烂。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 减轻。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 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 (4)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黄家驷外科学》(第 7版)(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克氏外科学》(中文版第15版)(DavidC. Sabiston主编,王德炳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 (1)多发生在初产妇的哺乳期,尤其是产后第三或第四周。 (2)初期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或伴 有高热、寒颤。 (3)中期肿块变硬,有压痛,皮肤发红,常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 (4)患侧乳房肿大,局部红、肿、热、痛,有搏动性疼痛,在哺乳时更剧。 (5)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6)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7)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少见 (8)病程往往延时甚久,严重的可并发全身化脓性感染。 (二)疾病分期 1.郁滞期: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 结块,有时可有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 伴压痛,皮色微红或不红,皮肤不热或微热。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全身感觉不 适,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心烦易怒,食纳不佳,大便干结。舌淡红或红,苔薄 黄微腻,脉弦或浮数。 2.成脓期: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皮肤红肿焮热,局部疼痛明显加重, 如鸡啄样或搏动性疼痛,患处拒按。伴高热不退,头痛骨楚,口苦咽干,恶心厌 1 食,溲赤便秘,同侧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红或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此 时肿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应指感,查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局部穿刺抽 吸有脓。 3.溃后期: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若溃后脓 出通畅,局部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脓腔部位较深,或有多个 脓腔,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而形成袋脓或传囊乳痈。 若久治不愈,乳汁夹杂有清稀脓液自疮口溢出,则成乳漏,收口缓慢,至断奶后 方能收口。 (三)证候诊断 (1)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 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 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舌质红,苔黄腻,脉 洪数。 (3)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 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 薄,脉弱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分期论治 1.郁滞期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1)推荐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全瓜蒌、牛蒡子、柴胡、赤芍、蒲公英、 橘叶、青皮、丝瓜络、鹿角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手法疗法 ①手法1:揉抓排乳手法 手法:揉法、散法(抹推、拿捏)。 取穴及部位:肩井、膻中、乳根、灵墟、屋翳、期门、内关、梁丘、足三里、 太冲,乳房。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先在患部周围作轻摩,揉法5分钟,再用 两手的四指托住乳房,两手的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数次,方向从肿块上方开始, 向下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由上向下到乳头。 根据患者忍受程度,渐渐增强捏

文档评论(0)

本人长期从事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RBA责任商业联盟;IETP玩具业责任规范;BSCI商业社会责任准则;ISO9001管理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ISO45001管理体系;SEDEX、ETI、WRAP等买家社会责任审核;C-TPAT、GSV、SCS、SCAN等买家反恐审核;GMP、GMPC、BRC等良好生产规范审核;代客预审COC;帮工厂做COC预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