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文 529 锉配、配键、透光法、涂色法。 一、锉配知识 1.定义 锉配是利用锉削方法对零件进行修整或加工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按要求装配在一起,并达到图样规定要求的操作。 正文 530 2.步骤 3.适用范围 二、工件的锉配 1.工件锉配的特点 正文 531 1)锉配是钳工综合训练项目,它能充分反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技术比赛或技能鉴定中,锉配常常是重要的考核项目。 2)锉配对加工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制定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前一道工序不能影响后续工序的加工和测量。 3)锉配测量复杂,尺寸换算较多,需要操作者需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4)锉配要求加工精度高,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相互制约。 5)锉配又称为“公、母”配合,一般以“公”为基准件,且有具体的尺寸和几何公差要求,而“母”通常不标注具体的尺寸和几何公差。在考核标准中,大部分分值都配备在“公”和间隙中。 正文 532 2.锉配技巧 1)锉削的平面在微观上总存在一些高点,正是这些点使得凸、凹件镶配时产生挤压,在工件相对移动时产生阻碍。在挤压过程中形成的阻碍点应在再次镶配前修锉掉。 2)要想找出工件镶配时真正的阻碍点,应把工件面对较强光线,沿配合的路径逐处判断,特别要排除假象。例如,当对边或清角不彻底,存在向近边的顶力时,往往造成近边的压痕。此时,问题在对边。如果修锉近边,间隙将越来越大。 3)几何误差对锉配质量影响较大,它会发生在所有工件中。 正文 533 在训练中,应时常注意,并且要留心收集各种质量问题加以分析,以提高技术水准。 3.锉削缺陷分析 (1)工件损伤 工件已加工过的表面被夹出钳口伤痕或空心件被夹扁变形,其原因是台虎钳钳口未加保护衬垫或夹持方法不得当,如夹在工件薄弱处或夹紧力太大等。 (2)工件尺寸或形状不正确 由于划线不准确或锉削量过大,在锉削过程中没有及时检查而错过了划线界限,或因选用锉刀不准确与操作技术不高而造成锉削平面形状不平。 正文 534 (3)表面不光滑 由于选用锉刀不合适,在精锉时仍用粗齿锉刀;在粗锉时因锉痕太深,精锉时无法去掉锉痕;在锉削时未及时清除嵌在锉齿中的铁屑,将工件表面拉毛。 (4)装配质量差 工件装入时装配精度差,严重时造成装配困难,其原因是没有严格控制垂直度误差、平行度误差和对称度误差。 (5)装配扭曲 两工件装配后扭曲,主要是由于各锉削面与大平面的垂直度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 4.锉削安全技术 1)新锉刀要先使用一面,用钝后再使用另一面。 正文 535 2)在粗锉时,应充分使用锉刀的有效全长。这样既可以提高锉削效率,又可避免锉齿局部磨损。 3)锉刀上不可沾油、沾水。锉刀使用完毕时,必须清刷干净,以免生锈。 4)锉削时,如锉屑嵌入齿缝内,必须及时用钢丝刷或薄铁片、铜片顺锉齿纹路的走向,清除锉齿上的切屑。 5)不可锉毛坯件的硬皮及经过淬硬的工件,锉削铝、锡等软金属时,应使用单齿纹锉。 6)铸件表面如有硬皮或粘砂,应先用砂轮将其磨掉,或用半锋利的锉刀及旧锉刀锉削,然后进行加工。 正文 492 图3-38 锤子 1—楔子 2—锤头 3—木柄 4—楔子 锤子常见的形状如图3-39所示,使用较多的是两端为球面的一种锤子。锤子的规格用其质量大小表示,钳工常用的有0.25kg、0.5kg 和1kg 等种类。手柄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以便操作时定向握持。柄长约350mm,过长会造成操作不便,过短则难以挥出力气。 正文 493 图3-39 锤子常见的形状 为了使锤头和手柄可靠地连接在一起,锤头的孔做成中间小两端大的椭 正文 494 圆形。木柄装入后,再敲击金属楔块,以确保锤头不会松脱,如图3-40所示。 2.錾削角度 錾削时,錾子与工件之间应形成适当的切削角度,如图3-41所示为錾削平面时的情况。 (1)錾子的切削部分 錾子的切削部分具有两面一刃。其中,前刀面是錾子工作时与切屑接触的表面;后刀面是錾子工作时与切削表面相对的表面;切削刃指錾子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2)錾子的切削角度 錾子的角度、定义与作用见表3-11。 正文 495 图3-40 在锤柄端部打入楔子 正文 496 图3-41 錾削时的角度 1—前刀面 2—基面 3—切削平面 4—后刀面 正文 497 表3-11 錾削角度的定义与作用 正文 498 錾削不同材料所选用錾子的几何角度见表3-12。 表3-12 选用錾子或使用时对几何角度的考虑 (3)錾子的刃磨 錾子切削部分刃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錾削质量和效率。刃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切削刃要与錾子的几何中心线垂直,楔角应被錾子中心线所等分。扁錾刃口可略带弧形;尖錾刃口与被錾槽宽相等,两个侧面间厚度应自切削刃起向柄部逐渐变窄。 正文 499 图3-42 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