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对策(下).pdf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对策(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对策(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对策 (下下))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对策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与对策 ((下下)) 2019年 03月 01 日 二、二、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二、、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的推动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位置,与俄罗斯东部、蒙古国、朝鲜、日本、韩国等陆海相 临,亚欧大陆桥贯穿其中,使其成为东北亚物流核心区和交通枢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 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东北地区可通过区域城市空间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积 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与东北亚各国实现资源和产业的高度互补。该区域经济合作进展 的主要表现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大图们江地区等各种合作经济圈的实际 [4] 运行良好及内陆沿边合作的日渐成熟。 (二)区域大通道建设的推动 东北地区现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覆盖三省、沟通全国、辐射周边的立体综合交通网 络,核心的大通道主要包括:黑河—大连的纵向干线,以黑河为内陆港,以大连为出海口 岸,哈大高速与哈大铁路并行,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交通动脉;满洲里—绥芬河的横向干 线,绥满高速与铁路相伴,向东与俄罗斯海参崴相连,向西与俄罗斯远东铁路枢纽赤塔相 连。同时,东北地区还建有长白山、漠河、伊春等机场,带动航空运输的发展。因此,继 续加强区域大通道建设,将对促进东北地区内外经济联系发挥巨大作用。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拉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促使产业集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改变城市之间的无 序竞争和产品同构现象,促进城市之间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 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及医药产业。一些高污染、 高耗能产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煤炭等行业应从东北逐步退出。同时,不断 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这些都将为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四)国家对东北地区区域空间发展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振兴东北地区发展的政策规划,为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指明了方向。2016年 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 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意见》提出,推动东 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支持东北地区与长江经济 带、港澳台地区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深化东北地区内部合作,完善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 制。2016 年 11 月国务院批复的《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指出,完善城镇布局和形态,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壮大中心城市,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合理分布、协调发展。[5]2017 年3 月国务院印发的《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 作工作方案》提出,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 展。国家宏观政策的连续出台和贯彻落实,将引导和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的 加速转变。 三、三、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对策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对策 三三、、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对策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东北地区协同发展促进机制 完善东北地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相关部门及市(州)、县(市)间合作协 调机制,强化对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工作。建立行政管理协调机制,使三省 在制定政策时能够事先沟通,实现规划的有效衔接。设立区域合作保障基金,主要由中央 财政提供,省级财政提供20%的配套资金,专项用于衰退产业转型、重大装备制造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及就业安置和职工培训,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区 域重点合作项目。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各 类资源,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如,可依托三 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东北科技教育信息网;围绕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 东北重点产业技术支撑平台。设立东北协调发展指导委员会,可由发展改革部门、国土资 源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组成,制定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