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无无能能子子》》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 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 《无能子》”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无无能能子子》》
晚唐后期无名氏所着哲学着作。
作者“无能子”大约生活在唐僖宗光启(885)左右,由于
后人不知其真名,故其生平事迹殊难确定。
首次编定此书的他的好友一另一位无名氏——云:“无
能子,余忘形友也。
少博学寡欲,长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黄巢乱,避
地流转,不常所处,冰馁淡如也。”
据这位无名氏讲,光启三年(881),四方战乱,无能子
避祸民舍,用一月多时间,昼卧笔记,乃成是书,又
言“不述其姓名游宦”,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无
能子曾涉仕途。
从 《无能子》看,这应是事实。
他的归隐,是因为天下大乱,故隐于乡间,隐姓埋
名。
与寻常隐者不同,无能子乃是看穿名利,与世不争,
而不是隐以求仁。
《无能子》之内容,“多记所传所见,或尝与昆弟朋友
问答之言。
其旨归于明自然之理,极性命之端。
自然无作,性命无欲,是以略礼教而外世务焉。”
《提要》却谓“其书多窃庄列之旨,又杂以释氏之说,
词旨颇浅” 。
他的人学思想推演了自然观中之万物平等思想,强调
人与万物,特别是与动物的平等认为人应无为而生,
并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证明之。
《无能子》的人学思想,是唐王朝走向全面崩溃时知
识阶层中悲观失望情绪的反映。
《无能子序》云此书共三十四篇,编为上中下三卷,
《唐书·艺文志》在 家类中着“无能子三卷”,今存三
卷二十三篇。
今人王明 《无能子校注》本较为完备。
(1)人者裸虫也 《无能子》的人学思想对人本身有独特
的看法。
它认为,轻气为天,浊气为地。
天地既位,阴阳之气相交,于是,裸虫、毛虫等生物
便产生了。
“人者,裸虫也”,与其它所有生物相比,同生天地,
交气而已,没有什么差异。
唯一的差异是气之清浊厚薄不同,但这乃是自然而然
所形成,并非有任何爱憎在其中。
总之,人与虫之异在形质, 《无能子》认为虫亦有智
虑,有语言,人只是不晓而已;况且,人与人之间亦
有形质的不同,然而,人与虫的相同,也只表现在其
产生和存在等方面。
随着二者的发展,“ 自然而虫之,不自然而人之” 。
繁其智虑的“圣人”强名“人”之为人,人虫乃分。
强为人分品,人之荣与辱亦生。
圣人又创物立事,诱动人情,人性失于自然,纷然失
其性命。
详细讲来,太古之时,人之生死一任自然,圣人却强
立宫室饮食,诱人之情。
于是人虫乃分,圣人又强分贵贱尊卑以激其争。
后来,为防止强者凌弱,无所限制,圣人又强为礼义
仁义抑制乱争之心。
最后,为制止背仁义,逾礼乐,圣人又强行刑罚征
伐,残害生灵。
这样,由于圣人的勉强,不自然,遂使人类“逐其末而
忘其本,纷其情而伐其命。”
所以, 《无能子》赞成老庄的思想,认定人类的进程
是倒退的。
(2)论生死形神 《无能子》认为人的生命有两方面的条
件相须而成,即一是性命,二是形骸。
“性者神也,命者气也”,二者相须于虚无,相生于自
然,好比是阴阳之相和,共同构成生命的内在条件。
“形骸者,性命之器也”,构成生命的外在条件。
照 《无能子》的看法,性命与形骸的关系,犹如火之
在薪。
薪非火则不燃,火非薪则无光,形骸非性命则不立,
性命借形骸以显现。
因此,人之生乃是由于性命之自然冲动,死乃是山于
形骸之自然滞止。
既然生死完全决定于自然,那么,虽然人人均好生厌
死,也不应为死而忧虑。
忧死者,不到死时则曰死,等于活着时就已死去;不
忧死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