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 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 其时, 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 功曹属于闲官。 诗题中的 “韦使君 ”指韦应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A. 首句中的 “谢 ”是 “拒绝 ”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天天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 竹杖纱巾“ ”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 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 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 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15.诗歌题为 “书情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 (6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15 题。 ①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② ③ 九华山 路云遮寺,清弋江 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 4年( 839 ),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 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 。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 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 “春郊送别图 ”。 B.颔联通过 “云遮寺 ”“柳拂桥 ”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颈联 君意如鸿“ ”“我心悬旆 ”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 .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6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 15 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 皇帝誉为“门地、人物、 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