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行业信用评级方法分析报告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加快对外开发,中国债券市场也吸引了更多的国外资本和投资者参
与。我国相关评级体系的建设以及评级方法的制定时间尚短,与国外100 多年历史的主流评级机构
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自20 16 年3 月,穆迪评级把中国主权评级展望降至负面以来,中国15 家银
行评级展望也被调至负面,其中涉及3 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
出口银行;12 家国内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
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以及广发银行。但就国内评级体
系来看,12 家商业银行的级别均未发生调整。2017 年9 月,国际评级公司穆迪将中国交通银行的基
础信用评估从baa3 下调至ba 1,交易对手风险评估从A2 (cr)/P-1 (cr)下调至A3 (cr)/P-2
(cr),此次行动也引来媒体以及专家的关注。
如何去理解国内外银行评级结果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国内外信用评级机构的相关评级方法和评
级标准入手进行分析比较。本文涉及的机构范围包括国际主流评级机构3 家和国内主要评级机构6
家,由于中债资信未在其网站披露商业银行评级方法,因此本文不对中债资信评级方法进行比较。
从各机构评级方法来看,国际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评级方法主要考虑国家主权风险对银行业和银
行自身信用状况获得银行的个体信用状况,通过外部支持调整项得到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国内评
级机构对商业银行评级缺少主权风险的分析,均考虑了运营环境、公司治理、经营竞争力、财务实
力和风险能力五大主要要素,评级逻辑与方法差别较小。
表1 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评级方法
国际评级机构 国内评级机构
评级机构 评级方法年份 评级机构 评级方法年份
联合资信 2015 年
穆迪 2016 年 联合评级 2018 年1 月
中诚信国际 2007 年
大公国际 2018 年3 月
惠誉 2016 年
新世纪 2014 年
东方金诚 2011 年
标普 2011 年
鹏元评级 2017 年
资料来源:互联网
注:文中通过对比的商业银行评级方法均采用各评级机构发布的最新版本。
1
二、 国内外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评级逻辑比较
国际评级机构在商业银行的评级方法中,标普和惠誉逻辑基本相同,采用的是个体信用状况和外
部支持评级方法相结合来评价主体级别,而穆迪的不同之处是在外部支持和个体信用状况因素上引入
1
解困损失 (LGF)因素,确定在没有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受困银行的预期损失。三家国际评级方法都是
先考虑运营环境和银行自身信用状况得到银行个体信用评级,然后再考虑外部支持对个体信用的影响。
在各家评级机构新修订的评级方法来看,都认为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影响较大,并调整了国
家主权风险打分卡。其余调整项因素会存在部分差异,但整体逻辑较为相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