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第一九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9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 鸡泽县第一中学 侯小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描写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2、领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趣和韵味。   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象化手法及作品情感的理解。   学情分析:文言游记学生涉猎不太多,但已有相当的文言积累,应该没有太多的阅读难度。   教学设计:   1、本文是赏析示例,是游记的典范作品,文面平实,能够以学生自学为主。   2、合作探究表达的方式和描写的手法。   3、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解题:   《入蜀记》是一部日记体游记,或者说是一部旅途日记,记载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闰五月至十月,由浙江绍兴到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的一路见闻。这次游历,历时五个月零九天。本文选八月一日、二日两天所记。   二、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第二年五月,他由故乡山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三、朗读,正音:   潦缩 抟 徙倚 葭苇 湓浦   四、内容提要   第一段:介绍烽火矶的地形戍守情况,远望近观之景,以及自己游览的心情。   第二段:第一天,写从烽火矶到沙夹一段所见,重点写小孤山澎浪矶,把读者引入胜境。   第三段:第二天,写从至湓浦口所见。   五、自主赏析: 三个段落各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致?景致有何特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第一段:   写烽火矶的外形特征、色彩植被,有形有色。“突兀”“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秋深潦缩”。运用了比喻(如宝装屏风)、引用(杜诗)等修辞。   2、第二段:   写澎浪矶、小孤山的山形水影、祠宇匾额、烟雨鸥鹭及人的感受。运用了衬托、引用、对比等修辞手法。   3、第三段:   写大孤山的江州的山和水。运用了对比、类比、引用等修辞。   六、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的顺序?写景的角度?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抓住特征描写。修辞。   以时间和行踪为顺序。 远眺、近观、仰视。   七、主题归纳:   这是两则日记,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小孤山、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了写,抒发了他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志在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情思。   八、布置作业:写一段游记,运用描写、抒情等方法。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流畅准确的诵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积累文言知识。 2、 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3、 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大声诵读、积累归纳、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预测】: 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2、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基础过关(A级)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温馨提示:大声诵读,查阅字典,在原文中标注难读易错的字音,给下列字词注上拼音。) 矶 jī 燧 suì 窦 dòu 潦 lǎo 巉 chá 上干云霄 gān 榭 xiè 鹘 hú 抟 tuán 蠡 lǐ 葭 jiā 赪 chēng 2、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结合参考译文,读懂文意。(温馨提示:把学案上的译文和课文对照,仔细研读,在课本上标注重点注解,完成下面的文言知识积累题目) (1)一词多义: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用 ) (2)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之  (1)信造化之尤物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