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其景,记其胜第八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追随文中作者泛舟的行程去欣赏沿途秀丽的景致;掌握重要字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感知、想象景物特点;合作探究共享,通过思维导图的引领,将“两日游”所见各处景物特点的学习任务分工给小组进行探究合作,并勾勒出景物特点直观呈现景物风貌;鉴赏评价,学习游记丰富细腻的写景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想象、勾勒景物特点;赏析游记丰富细腻、生动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赏析游记丰富细腻、生动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穿越时空循陆游 通过“旅行”段子唤起学生对美好景物的期待:同学们,现在网络上流行很多关于“旅行”的段子,比如: ——秋天的雨在争论不停,小水泡开始了旅行。(顾城《水泡的想象》) ——背起行囊走四方,不为天宽,不为地广,只为见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顾老师?《仅十个字的辞职信》) ——背着背包的路上,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见过旅行风景,就这样,慢慢学会了长大。流转的时光,都成为命途中美丽的点缀,看天,看雪,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那今天我们就当做是穿越了时空,到了宋代,跟着距今近一千年的陆游去游山玩水吧,哪儿呢?——《过小孤山大孤山》。 二、倾听诵读窥全豹 1.?创作背景。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选自《陆游集·入蜀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 陆游一生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被起用为夔州(重庆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陆游此时重新被起用,心情该是欣喜甚至还有些小得意的。文中引用杜老诗句为证:“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还说“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陆先生流连忘返陶醉于两岸美景中。 2.?关于小孤山和大孤山。 小孤山(小姑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相传大禹治水在次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由于此山形像一位云髻髙琯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 大孤山(大姑山):在江西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3.?听课文朗诵,要求划出生字,理出作者的行踪。 4.?读音检测。 矶jī??燧suì??窦dòu??翠蔓wàn??潦lǎo 巉??chán??上干云霄gān??榭xiè??营葺qì 徙倚xǐ yǐ??鹘hú??抟tuán??开霁jì??蠡lǐ 葭jiā??赪chēng??湓pén??汲jí??溯sù 5.?本文属日记体游记,并且是由两则日记组成。那么,这两则日记分别记了些什么? 明确:本文属日记体山水游记类散文,根据时间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了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峭石)、彭浪矶,小孤山的所见所闻,由1-2段组成; 第二部分记叙了八月二日过大孤山的所见所闻。 6.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三、合作探究赏美景 1.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见所游,非止一处,为避免重复单调,需要用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画龙点睛式地展现长江沿岸的壮丽风光。 合作探究: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探究一个景点,要求:找出原文,翻译文句,概括景物特点。 烽火矶组;小孤山组;惠济寺组;澎浪矶组;沙夹组;彭蠡口组;大孤山组;江州组。 2.?探究要点。 ⑴烽火矶。 原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分析:作者笔下的“烽火矶”主要特色是“奇异”(奇):远望,曰“突兀”;过其下,曰“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另有一石,曰“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⑵小孤山。 原文: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分析:作者笔下的“小孤山”主要特色是“孤”(孤起)、“秀”(秀丽)。“孤”的表现:“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秀”的表现:“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凡江中独山如金

文档评论(0)

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