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子部·儒家·学蔀通辨.pdf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子部·儒家·学蔀通辨.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知识文库·子部·儒家: 学学蔀蔀通通辨辨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 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学蔀通辨》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学学蔀蔀通通辨辨 字数:5286   自序   天下莫大于学术,学术之患莫大于蔀障。近世学者所以儒佛混淆而 朱陆莫辩者,以异说重为之蔀障,而其底里是非之实不白也。易曰丰其 蔀日中见斗,深言掩蔽之害也。夫佛学近似惑人,其为蔀已非一日;有 宋象山陆氏者出,假其似以乱吾儒之真,援儒言以掩佛学之实,于是改 头换面,阳儒阴释之蔀炽矣。幸而朱子生同于时,深察其弊,而终身立 排之,其言昭如也。不意近世一种造为早晚之说,乃谓朱子初年所见未 定,误疑象山,而晚年始悔悟,而与象山合。其说盖萌于赵东山之对江 右六君子策,而成于程篁墩之道一编,至近日王阳明因之又集为朱子晚 年定论。自此说既成,后人不暇复考,一切据信,而不知其颠倒早晚, 矫诬朱子,以弥缝陆学也。其为蔀益以甚矣。语曰一指蔽日太山弗见, 由佛学至今三重蔀障,无惑乎朱陆儒佛混淆而莫辩也。建为此惧,乃窃 不自揆,慨然发愤,究心通辩,专明一实以抉三蔀。前编明朱陆早同晚 异之实,后编明象山阳儒阴释之实,续编明佛学近似惑人之实,而以圣 贤正学不可妄议之实终焉。区区浅陋,岂敢自谓摧陷廓清,断数百年未 了底大公案,而朱陆儒佛之辩,庶几由此无蔀障混淆之患;禅佛之似, 庶乎不乱孔孟之真,未必不为明学术之一助云。其卷目小序系列于左。 嘉靖戊申孟夏初吉东莞陈建书于清澜草堂   前编   上卷所载着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象山未会而同至中年始觉其非而 返之正也   中卷所裁着朱子中年方识象山其说多去短集长疑信相半至晚年始觉 其弊而攻之力也   下卷所载着朱陆晚年冰炭之甚而象山既殁之后朱子所以排之者尤明 也   后编   上卷所载着象山师弟作弄精神分明禅学而假借儒书以遮掩之也此为 勘破禅陆根本   中卷所载着陆学下手工夫在于遗物遗事屏思黜卢专务虚静以完养精 神其为禅显然也   下卷所载着象山师弟颠倒错乱颠狂失心之敝其禅病尤昭然也   续编   上卷所载着佛学变为禅学所以近理乱真能溺高明之士文饰欺诳为害 吾道之深也   中卷所载着汉唐宋以来学者多淫于老佛近世陷溺推援之弊其所从来 远矣   下卷所载着近年一种学术议论类渊源于老佛其失尤深而尤着也   终编   上卷所载心图心说明人心道心之辩而吾儒所以异于禅佛在此也此正 学之标的也   中卷所载着朱子教人之法在于敬义交修知行兼尽不使学者陷一偏之 失而流异端之归也此正学之涂辙也   下卷所载着朱子著书明道辟邪反正之有大功于世学者不可骋殊见而 妄议末附总论遗言以明区区通辩之意云   顾序   东粤清澜陈先生尝为书,以着朱陆之辩,而曰此非所以拔本塞源 也,于是乎搜及佛学,而又曰此非所以端本澄源也,于是乎特揭吾儒之 正学终焉,总而名之曰学蔀通辩。大指取裁于程子本天本心之说,而多 所独见。后先千万余言,其忧深,其虑远,肫恳迫切,如拯溺救焚,声 色俱变,至为之狂奔疾呼有不自知其然者。内黄蛟岭黄公受之先生,奉 为世宝,十袭而授厥嗣直指云蛟公;云蛟公顾諟庭训,怃惋时趋,谓盱 眙令礼庭吴侯尝读书白鹿洞,出示之,侯慨然请任剞劂之役;而其邑人 慕岗冯子为问序于不佞。先是高安密所朱公从吾邑高存之得朱子语类, 属其裔孙诸生崇沐校梓,且次第行其全集,与小学近思录诸编。及闻是 役也,崇沐复欣然乐佐厥成,相望数百里间,一时声气应合,俯仰山 川,陡觉神旺。不佞宪作而叹曰:美哉诸君子之注意于正学也,有如是 哉,其不谋而契也,吾道其将兴乎,何幸身亲见之也!已伏而思曰:朱 陆之辩凡几变矣,而莫之定也,由其各有所讳也,左朱右陆既以禅为 讳,右朱左陆又以支离为讳,宜乎竞相待而不下也。窃谓此正不必讳 耳,就两先生言尤不当讳,何也?两先生并学为圣贤者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