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杀(抗)疟原虫治疗 药物分类和选择 ?分“期”: 控制发作:根据疟疾的种类、病情严重程度、耐药情况、 过去治疗情况等,选择一线或二线药物,以 及选择口服或注射制剂; 防止复发:磷酸伯氨喹啉,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 子体,故可防止复发和传播。 * 恶性(凶险型)疟疾的救治 抗疟治疗 ?蒿甲醚:肌内注射总剂量640mg。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7天,首剂加倍。 ?咯萘啶: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肌内注射:每天1次,每次160mg,连续肌注3天; ?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160mg,连续滴注3天。静脉滴注需加大剂量时,滴注的总剂量不得超过640mg。静脉滴注时,将160mg药液注入500ml的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溶液中摇匀, 静滴速度不得超过60滴/分。 * 恶性(凶险型)疟疾的救治 抗疟治疗 ?青蒿琥酯:静脉注射总剂量480mg,每天1次,每次60mg,连续7天,首剂加倍。静脉注射时,需先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1ml注入含青蒿琥酯60mg粉针剂中,反复振摇2~3分钟,待溶解澄清后,即为钠盐溶液,再注入等渗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至6ml,混匀,缓慢静脉注射。配制稀释的钠盐溶液因未用完或未及时使用而放置,如发生浑浊, 则不能使用。 ?病情缓解后, 应改用口服剂型完成所需的疗程。包括加服伯氨喹总剂量45mg,分2剂,每天顿服22.5mg。 * 恶性(凶险型)疟疾的救治 对症支持治疗 ?降温、止惊 ?防治循环衰竭、抗休克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脱水、激素) ?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强心、利尿、呼吸机、透析 ?黑尿热则首先停用奎宁及伯喹,继之给激素,碱化尿液,利尿等 * 八、预防和控制 * 主要预防措施 传染源控制与管理:治愈疟疾现症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防止新病人的出现和输入性传染源;对来自疟疾高发区人员实行监测,必要时做涂片镜检筛查。 控制媒介按蚊:采取各种灭蚊方法,降低蚊虫数量与能量,减少传播机会;我国实施多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对降低城市蚊虫密度是有效的、可行的。 * 主要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个人服药预防:服药预防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药物:乙胺嘧啶、哌喹或磷酸哌喹、氯喹(接受输血前)。 ?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 ?其他防止蚊虫叮咬的措施 没有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 * 疟区分层与防治策略 根据疟疾流行状况,将我国疟区划分为三类 ?高传播地区(一类) ?疫情不稳定地区(二类) ?疫情基本控制地区(三类) 各类地区以乡(镇)为单位,依据发病率分别划分为两层或三层,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 疟区分层与防治策略 一类: 一层:发病率>1‰ 二层:发病率1/万~1‰ 三层:发病率<1/万 二类: 一层:发病率>1/万 二层:发病率≤1/万 三类: 一层:有当地感染病例 二层:无当地感染病例 * 暴发流行的控制 对已经发生暴发流行的地区,应及时启动疟疾应急处置预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控制疫情。 应急措施包括重点人群预防服药;视情况采用全民、重点人群或有疟史者治疗措施;以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暴发流行区,采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亦可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或对人群提供长效蚊帐。 暴发流行区(点)周围地区要加强病例侦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防止疫情扩散。 * 对两年内有疟史者和疑似病人进行登记,给予正规治疗。 对有疟史者随访一年。 在疟疾流行季节应规定使用蚊帐,加强个人防护,有疟疾流行趋势时应采取人群预防服药及防蚊灭蚊措施。 民工疏散或转移前,对有疟史者给予正规治疗,并将治疗记录通知迁往地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疟疾防治 * * 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 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才具传染性。 配子体在末梢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