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 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三足鼎 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 张扬的英雄。他们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 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从《念奴娇 . 赤壁怀古》看苏轼 在黄州贬谪期间的心路历程 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语文组 周军 教师推荐的网络资源 苏轼词作鉴赏: 00/luntan/viewthread.php?tid=64extra=page=1 苏轼生平以及思想: 00/luntan/viewthread.php?tid=65extra=page=1 百度贴吧-苏轼: /f?kw=??é? 苏轼小传: /wlkc/shici/tsc/sushi/shushi.htm 博客:竹风古韵 00/blog/user1/zhouyu/index.shtml 发布成果平台 本次研究的任务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二、研读《念奴娇 . 赤壁怀古》,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 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行不行?为什 么? 2.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 为什么作者却选取一个出场率并不高的周瑜来作为 主要描写对象? 3 .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 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4 .“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 轼? 5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轼此时的内心世界是 怎样的? 本次研究的任务 本次研究的任务 三、以下四首词和《念奴娇 . 赤壁怀古》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请分析 苏轼在这五首词中的内心情感以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卜算子 ·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 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 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 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 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 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 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 1079 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 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 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 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 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 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 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 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 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 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 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 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念奴娇》写作背景 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 ? 苏轼出狱后被贬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 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 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 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 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 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 ( 当地人误以此为 “赤壁” ) 、岐亭等地。 ?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 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 ) 这一年里。这 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 47 岁,所以词中 有“早生华发”一语。 不行。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 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 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 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 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 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 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 概。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