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 中考名著复习 《朝花夕拾》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 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 1926 年 创作的 10 篇回忆性散文 ?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 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绍 兴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 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 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 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寻找光明的困难历 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 怀念之情。 ? 时代背景 ? 1925 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 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 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 年,北洋军阀政 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作 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 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 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 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 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 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 鲁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 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 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 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 《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18 部。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称为“民族魂” ? 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 这样一个类型,讽刺鞭挞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 的帮凶。 ? 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 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 1-4 )然后作者说明 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 ( 5 )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 ( 6-17 );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 质是纵恶养奸。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 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军 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 ? 隐鼠事件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 恨。 ?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 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 1-2 阿长的身份及称呼的由来。 ? 3-18 对长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特别的敬 意”到“这种敬意消失”的过程。 ? 19-29 因长妈妈为买来了的《山海经》,而对 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 ? 30-31 哀悼长妈妈,抒发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 之情。 长妈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自己 对最敬重的长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 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 子,猜测长妈妈是个青年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 身世遭际的同情。 ?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 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 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 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 同时作品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 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 《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但却没有写五 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 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和摧残。 ? 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 ( 1-2 ),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 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 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3-4 )。接着 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 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 五猖会( 5-19 ),“我”对赛会的索然无 味及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控诉( 20-22 )。 ? 《无常》采用《聊斋志异》的讽刺笔法,揭露了 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 “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描述儿时在乡间 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 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 人得不到恶报。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 “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 “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从无常 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 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 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 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 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 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 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 的善心。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 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 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 育的尖锐矛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