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黄土高原古老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 特的民风民俗。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 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 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 易崩塌,而且以比较干燥, 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 作为居所。 信天游 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 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 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 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深受人们喜爱。 气候干旱,降水少;黄土直立性好,不易崩塌。 窑 洞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 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 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 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 很直接的关系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 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 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 自由疏散的韵 律 ,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安塞腰鼓 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 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3 、独特的“黄土风情”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 1000 到 2000 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 100 米左右 , 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 侧,黄土厚度在 100 米 - -200 米之间,最厚在 兰 州 ,达 300 米以上 。黄 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 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黄 土 剖 面 这么厚的黄土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 的地区没有? 海拔 1000--2000 米 面积 64 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 米以上 1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 “ 风成说 ”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 土物质是 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 吹来的 。 黄土 “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 中亚 、 蒙古高原 和 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 。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阅读材料 “水成说” “风成说” “风水雨相说” 科学家的假说 (图片点击可放大) 2 、黄土层的形成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顺着风向,从戈壁 ——— 沙漠 —— 黄土,黄土颗粒 越来越小 ……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 2 、黄土层的形成 顺着风向 …… 粗大 砾石残留原地 —— 戈壁 颗粒 较粗 的沙子在近处堆积 —— 沙漠 颗粒 细小 的尘土随风东移南下、堆积 —— 黄土 层 活动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 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 黄土就象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 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 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 黄土的来 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 第三条证据说明 黄土不是当地产生的,而是外来的 。(中亚 或蒙古的)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 黄土 深厚 之外,还更表现为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面积 30 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 27 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水土流失 最严重 的地区。 1 、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景观: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高原疏松的土质长期收流水的侵蚀,使得黄 土高原地板破碎,沟壑纵横,形成 塬 、 梁 、 峁 、 川 等多种多样的 黄土地貌景观 ……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塬: 是残留的高原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doc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2课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pdf VIP
- 普惠托育服务的服务质量和评价.pptx VIP
- 实验十一活髓切断术.ppt VIP
- 安徽财经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项目建设任务书.pdf VIP
-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pdf VIP
- 产品溯源管理制度(商检制度之五).doc VIP
- 企业主体责任十二项安全制度.docx VIP
- 安徽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卷(三)(沪粤版).pdf VIP
- HJ 377-2019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