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上课用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中的告别诗 ?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唐 . 李白 . 《赠汪 伦》 ) ?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 李白 . 《渡荆门送 别》) ? 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 李白 . 《送友人》) ? 4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唐 . 王维 . 《山中送别》) ? 5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唐 . 王维 . 《送别》) ? 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 . 高适 . 《别 董大》) ? 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 王勃 . 《送杜少府之 任蜀州》) ? 8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 王维 . 《送 元二使安西》) ? 9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 . 王之涣 . 《送别》) ?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 . 岑参 . 《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其二 解 题 ? 赴戍登程:为赶赴边防而启程。 ? 戍,指边 防营地。 口占:不打草稿,随口吟出 为赶赴边防,临行前作诗告别家人。 了解作者 ? 林则徐(公元 1785 — 1850 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 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 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进士。 ? 1838 年 12 月底,清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 东禁烟。次年 3 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协同两广总督邓廷 桢、水师提督关天培,与英美鸦片贩子进行了坚决斗争, 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及外国烟贩缴出鸦片,共 237 万多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同时,林则徐等大力整 顿海防,加强战守,组织团练水勇,并多次打退英军武 装挑衅。 ? 1840 年,英国借口保护通商,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林则徐等在广东指挥军队坚决抵抗,多次击退英军。而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妥协投降,反将林则徐撤职,另派琦 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 ? 1841 年英军攻陷广州,占领香港,次年又 攻陷上海、镇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 京条约》。 ? 1842 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 与家人告别时,做了题为《赴戍登程口占 示家人》七律二首 (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 祸福避趋之 ) ,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第二联。 诗人气概昂扬,明确表示:纵是被贬遣戍, 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也要去干; 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此时此境 诗人深怀忧民之心,忠君之意,难忘报国。 创作背景 ?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 七 月 ,林则徐因查禁鸦片、抗击英国侵略者 受 到 投 降 派 的 诬 陷 而获罪,被清廷革职查办 ,“从重发往伊犁效力”。 不 久 因 黄 河 在 河南开封决口,酿成水患,奉旨往河南黄 河工地治河,工竣仍戍伊利。第二年八月 他从西安启程赴伊利,临行前怀着无比悲 愤的心情写了两首七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整体感知 ? 此诗作于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 ) 。是 题二首,此为第二首。是年夏历七月 ,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作诗留 别家人 。 诗 中 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 、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和他面临 遣戍时的旷达胸怀。 赏 析 首联: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 千斤重担,激烈斗争,使自己心神长久疲 惫。“力微”则是谦词。如果再一次用尽 衰弱的体力和平庸的才智,那一定支撑不 下去了。这显然是安慰家人的话,言外的 意思是贬赴新疆,就不会再“久神疲”了, 否则反而会“定不支”的,你们放心吧。 ? 诗的首联回顾禁烟的作战生活:“力 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他以钦差大臣的身分去广州禁烟,与 英军作战,显得“力微任重”, 精神 早已疲惫不堪,“要是再透支我这点 平庸之才,我肯定就撑不住了,”这 是自谦的话,带着一丝苦笑,一些无 奈 小结 ? 首联以自谦自慰的口 吻,道出所遭遇的不幸, 语冷带嘲。 颔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难道林则徐安于戍边赋闲吗?当然不 是。如果利于国家(的事),自己就 会不顾生死(去做的),岂能考虑祸 福而躲避或者追逐呢? ? 迫于时局,自己只能退一步,韬光养 晦。这是政治家的政治智慧。 典故 ? 颔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 避趋之。”这里借用《左传》郑国大 夫子产改革而受国人诽谤的典故:子 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社稷即国 家。 如果我个人牺牲能对国家有利的 话,我怎么会因为惧怕祸事就逃避呢, 把死放在前面,强调自己忠于国家。 不肯避祸趋福,表达出忘我的爱国热 情。作者把它改一下,改“社稷”为 “国家”,更通俗。林则徐因琦善进 谗言而被充军新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