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基础 任务一 探索地球奥秘——构造运动 探索地球奥秘—构造运动.docVIP

石油地质基础 任务一 探索地球奥秘——构造运动 探索地球奥秘—构造运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 谨 治 学 见 贤 思 齐 教学情境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内容 探索地球奥秘——构造运动 计划课时 1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构造运动的方式和类型。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判断岩层的产状及其接触关系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全面分析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构造运动的方式 难点: 构造运动的方式 处理方法: 通过真实图片及模型、教学视频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教学资源 教案、PPT课件、参考教材 教学过程 主题/任务/活动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导课 启发法、讲授法 5 构造运动概述与构造运动方式 启发法、讲授法 20 构造运动类型 启发法、讲授法 20 小结 提问 5 作业/ 技能训练 通过所见所闻说明地壳是不断运动的。 教 学 设 计 导入新课: 众所周知,象江、河、湖、风及大气这样一些剥蚀营力正在不断的破坏地壳表面,并将破坏的物质搬运到海洋里,因此,十分明显,如不出现什么情况来打乱这一过程,陆地就会被夷平,那么,事实? 讲授新课: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探索地球奥秘——构造运动 一、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指地壳或岩石圈受地球内力作用而产生的机械运动,它是最主要的内力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岩石圈或地壳的岩层与岩体变形、变位及物质改变,并促使地表形态不断演化和发展而留下的各种痕迹。 二、构造运动的方式 1.突发式构造运动 突发式构造运动是指瞬间或短时期内发生的、能被人们强烈感知的构造运动,诸如我们熟悉的地震、火山爆发及热水、热汽的溢出等。 特点:突发性、局部性、短暂性 案例分析: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随之引发的海啸造成数万人死亡;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灾情举世罕见。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由于印度洋板块在以每年约15cm的速度向北移动,使得亚欧板块受到压力,并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又由于受重力影响,青藏高原东面沿龙门山在逐渐下沉,且面临着四川盆地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压力在龙门山北川至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造成了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 (约2分钟),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2.缓慢式构造运动 缓慢式构造运动:指长期而缓慢的、不易被人们感知的构造运动,其运动速度一般为0.05~4cm/a左右,只有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累积,才会显示出岩石圈或地壳的显著变化。 特点:缓慢性、区域性、长期性 案例:板块运动、青藏高原隆起 三、构造运动的类型 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划分为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类。 1.升降运动 升降运动又称垂直运动或垂直升降运动,指垂直于大地水准面的构造运动。 表现:区域地壳的上升或下降,造成地壳的隆起或坳陷。 案例:我国舟山群岛、台湾岛和海南岛在第四纪早期都是与大陆相连的,后来由于台湾海峡地壳下沉,才使他们与大陆分开成为岛屿。 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的石油钻探,揭示的第三系也多为河湖相沉积。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在第三纪前还是一片汪洋,直到早第三纪才开始缓慢上升,200万前的晚第三纪出具山的规模,目前仍在每年2.4cm左右的速度上升。 荷兰饱受地壳下降之苦,几百年来不得不驻堤围海,以确保陆地不被海水淹没 2.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平行于大地水准面的构造运动,具体用地理方向来表明其运动方向。表现:使地壳发生碰撞、拉伸、平移以致旋转,形成褶皱和断裂等地质构造,并使 地表起伏加大。 教 学 设 计 案例:1973年2月6日四川甘孜地区地震产生的多条裂隙中,有一条住裂缝断续延伸50km以上,其两侧水平错动最大为3.6m,一般为数十厘米。 纵贯我国山东郯城及安徽庐江的断裂,从白垩以来近一亿年的时间里,其两侧的相对水平错动已达150—200km,最大处达350km。 1913—1926年,对英国格林威治与美国华盛顿之间,反复测量经纬度后,发现彼此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