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果体区 四脑室内 小脑半球 四脑室内 做一名称职外科医师-----竖立 好的 手术思想原则 做一名称职外科医师-----竖立 好的 手术思想原则 1.手术越做越大,切口越做越小。 -----我国神外手术技巧趋势 2.给病人最小侵害(Slowest)。 -----带给患者最大刮益(hightest)。 3.从简单---复杂, 再从复杂---简单。 ---技术不断向前进. 4.作为一名外科医师: 一方面要学辨证法, 诊治疾病。 一方面不断阅读文献, 学习新技术, 跟上新时代。 开始讲解----开颅手术切口设计---供参考 你做好术前一切准备了吗? 颅内分多少区域 ?---34个区 一、大脑半球:10个区域 额叶(又分内、外,前、中、后) 颞叶(又分内、外,前、中、后) 顶叶 枕叶 中央区(指额后,中央前、后回) 额颞交界(指大脑外侧裂区) 顶枕交界区 囊外(苍白球等…) 囊内(丘脑) 脑岛(额、颞、顶交界区) 二、幕上中线及前中颅底:11个区域 鞍区(包括蝶骨平台) 嗅沟区 胼胝体区(又分 前部、体部、压部) 松果体区(5个方向生长) 小脑幕缘(上区 ) 前颅凹底 中颅凹底区, 蝶骨嵴外1/3、内1/3(海绵窦区) 侧脑室 (包括三角部---枕角) 三脑室 三、后颅凹:9个区域 小脑半球 小脑蚓部(又分 上蚓、下蚓) 脑干(桥或延) 桥脑小脑角区(CPA) 斜坡(分上.下斜坡) 岩斜区(三叉N鞘区) 枕大孔区 颈静脉孔区 四脑室 四、其它:4个区域 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又分 前1/3、中1/3、后1/3) 颅鼻沟通区 颅眶沟通区 颅中-颞下沟通区 很难记,慢慢来,大区不能错,上下左右不能错 这就是切口设计目的 鞍区 小脑幕缘 中线胼胝体 桥小脑角 后颅凹枕大孔区表面 常用手术切口名称: 一、典型: 额叶切口 颞叶切口 顶叶切口 枕叶切口 双额叶切口 后颅凹正中切口 T形切口 Dandy(前入路) Dandy(后入路) T/S切口 Yasargil切口(翼点入路) 改良垂体瘤切口 经典额叶切口 Dandy切口 经典颞叶入路 双额叶切口(不用) 眶上锁孔入路 跨矢状窦双额叶切口 改良Yasargil切口 侧室三角部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Yasargil切口 额叶侧室入路 额中后跨中线入路 改良Yasargil切口 经典顶叶切口 后正中线切口 后旁中线直切口 后颅凹旁正中切口 听神经瘤切口(Dandy切口) 三叉神经入路 三叉神经面神经入路 额后叶切口 T型后颅凹切口 枕叶上入路 枕叶旁入路 枕叶上外入路 枕叶入路 经典枕叶入路 二、变异形: 改良Yasargil切口, 改良垂体瘤切口,改良Dandy氏切口, 改良额、顶、枕切口(跨中线双侧切口), 后颅凹旁中线直切口, 乙状窦前入路, 侧室三角部入路、 顶枕中线上入路,顶枕中线下入路。 改良Yasargil切口 侧室三角部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改良垂体瘤切口 后旁中线直切口 后正中线切口 * 开颅手术切口设计(原则) 为什么看此四幅图片 1.手术者必需要了解脑组织解剖位置和功能. 目的—减少切口不正确,造成乱切脑组织带來后遗 症、并发症。 2.充分了解病灶准确位置在脑组织解剖什么位置上, 这样才能使手术切口完美—人人称赞。 脑解剖-----从手术中认清解剖部位, 难吗? 中央沟呈70度向前 学习要认真, 理念要清楚 手术前一定划好颅表解剖线-----线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告诉了脑功能区解剖部位(做了没有?) 病灶部位一定要认清楚(正确), 才能使切口设计好。(是开好刀前提) 囊外岀血 囊内岀血 脑室岀血 囊内岀血 囊外岀血 颞脑叶岀血 额脑叶岀血 SAH 颞后枕脑叶岀血 脑室 SAH 硬膜下血肿 脑内岀血+SAH 再看一组片 对解剖定位认识 丘脑 侧脑室 大脑镰 凸面 蝶骨平台 双侧矢状窦大脑镰旁 侧室三角部 后颅凹小脑幕上下 嗅沟 海绵窦旁 CPA 幕下小脑外侧部 岩斜坡 鞍区 鞍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