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中的体重管理-林少达教授.pptxVIP

糖尿病治疗中的体重管理-林少达教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少达 教授;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体重管理;内容概要;此情此景……;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超重或肥胖人群比例高达46%,其中超重或肥胖成年男性比例36.9%,成年女性比例38.0%;全国性调查(2000、2005、2010、2014年),BMI评估体重(超重23.0~27.5kg/m2)(肥胖≥27.5kg/m2) 肥胖发生率从2000年的8.6%升至2014年的12.9%,估计年增长率为0.32% 超重发生率从2000年的37.4% 升至2014年的41.2%,估计年增长率0.27% 中心性肥胖发生率从2000年的13.9%到2014年的24.9%,估算年增长率0.78%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比女性更严重。;中国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Obesity + diabetes = Diabesity;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脂增加为主要特征 肥胖的判断: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中国人更易形成腹型肥胖;腰围是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腹型肥胖简单、实用的指标 ;全身性肥胖: BMI ≥ 28 kg/m2 ;内脏脂肪超标;腰围增加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DM发生率%;超重或肥胖与糖尿病患病率呈正相关;腹型肥胖及腰围与T2DM、CVD密切相关 ;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24.3%;中国T2DM患者60%伴有超重/肥胖;超重肥胖T2DM患者血糖更难达标;;“糖尿病因肥胖而起,因肥胖而终” ---Joslin 1927;内容概要;;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减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困扰;总死亡的风险比;Anderson et al. J Am Coll Nutr 2003;22:331–9;将体重为管理目标,将更好控制血糖,减少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HbA1c下降0.5%, OR: 3.52 (2.81-4.40);各国指南都将包括体重控制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2016 AACE糖尿病管理指南;Garber AJ, et al. Endocr Pract. 2013;19(2):327-3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98.;内容概要;组间对比p<0.05;生活方式干预的短板;药物治疗;胰岛素促泌剂: 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 (去安慰剂效应后);;平均体重(kg);Hemmingsen B, et al. BMJ. 2012; 344: e1771. ;基线至16周的校正后的 HbA1c变化(LOCF)(%);;P=0.02;;?一项随机对照荟萃分析研究,汇集来自同一数据库的10项上市后监??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HbA1c,和/或体重在基线及治疗结束时的数据,共纳入来自中国、德国、巴基斯坦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62905例患者,共54760例患者可对其基线及随访结束时的体重数据进行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12.2周,随访中位数为12.9周?;;药物治疗—GLP-1受体激动剂;来自三个AMIGO研究的患者进入开放延伸试验,经过5μg艾塞那肽BID 4周的治疗后,剂量调整为10μg艾塞那肽BID,试验周期≥3年;患者维持先前的二甲双胍和/或磺脲治疗方案;一项为期26周的双盲研究显示,艾塞那肽可显著降低体重2.0kg,优于西格列汀(体重降低0.8kg)和吡格列酮(体重增加1.5kg),且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该研究共纳入299名糖尿病患者参与,追踪12个月内糖尿病患者的HbAlc、体重、腰围。结果发现艾赛那肽与OADs联合治疗6个月可以使患者体重下降4.6Kg ,与基线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联用可以减轻其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单纯性肥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艾塞那肽均可以减轻体重;*p0.01, ***p≤0.0001 vs active comparator; ?p≤0.01, ???p≤0.0001 vs placebo. [Active comparators vs placebo not shown.] Data from core trials MET, metformin; SU, sulphonylurea; TZD, thiazoladinedione;Ponzani P. Minerva Endocrinol. 2013;38(1):103-12.;荟萃分析:纳入LEAD1-6,Lira-DPP-4i研究治疗26周的数据;选择性抑制肾脏近曲小管葡萄糖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