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基础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pptVIP

药理学基础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指某些药物可使极少数患者出现特异性的不良反应,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 特点:与药物本身无关,与遗传因素及患者体质有关,发生几率极低。而变态反应是一批患者(一定数量)发病。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 1.兴奋:是指药物使机体功能加强。 例如:肾上腺素升高血压 2.抑制:是指药物使机体功能减弱。 例如:阿司匹林退热;苯巴比妥催眠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指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它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药物作用选择性高的原因: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大。 意义: ①选择性高,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 ②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多。 临床指导意义: ①应尽可能选用选择性高的药物,②有多种病因或病因未明时,可选用选择性较低的药物。如抗生素。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治疗作用:能达到对疾病防治效果的作用。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用药时,应尽量发挥药物的作用;应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对因治疗:凡能消除致病原因的治疗. 对症治疗:凡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的治疗。 举例:(1)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传染病,是对因治疗。 (2)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是对症治疗。 请问:哪种治疗更重要? 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高热、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能避免的。 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后遗效应 继发性反应 停药反应 特异质反应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 抑制腺体分泌 阿托品 松弛平滑肌 治疗作用(麻醉前给药) 不良反应(尿潴留) 不良反应(口干) 治疗作用(胃绞痛) 不良反应 (1)副作用:治疗剂量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作用。 较轻微,为可逆性的功能变化。 难以避免,有时可设法纠正。 应向病人作以交待,如:阿托品、麻黄碱 副作用特点: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药剂量过大或者时间过长引起的对机体损害性反应。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如:砒霜 急性毒性反应 (Acute toxicity) 慢性毒性反应 (Chronic toxicity)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特点: 与药理作用有关;中毒量产生;可以预知。 与药理作用有关吗?什么剂量产生?可否预知? 特殊毒性反应——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 致畸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发育,引起畸胎。妊娠头3个月用药需谨慎。 不良反应 反应停 (沙利度胺) 动物无致死量,“无毒性”镇静剂 1957西德上市,在欧洲被广泛用于妊娠反应 1961报告与海豹肢畸胎有关(妊娠4-6周100 mg即致),1959-1962年发生10000余例 “海豹儿”   一级致癌物有:黄曲霉素、亚硝胺、二恶英、尼古丁、苯并芘、亚硝酸钠。    黄曲霉素:来自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 亚硝胺:来自腐烂的粮食、蔬菜、鱼肉、蛋奶 二恶英:来自焦油、沥青(所以不要去刚铺好的马路)、塑料燃烧(危害巨大) 尼古丁:来自烟草 苯并芘:来自烧烤、煎炸食物 亚硝酸钠:来自工业盐、刚腌的腌菜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时,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仅见于少数特异质病人, 很小量即可引起。 致敏源: 药物本身 药物代谢产物 制剂中的杂质或辅料 不良反应 Ⅰ型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哮喘,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如青霉素、头孢菌素。 Ⅱ型溶细胞反应: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 Ⅲ型免疫复合物反应:血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内源性哮喘等。 以上为速发型。 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药热等。 了解过敏反应的分类 1.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2.过敏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不可预知。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等。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