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PAGE PAGE # 一方水土一方人 2014年11月8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第二日的第一场活动 “一 方水土 苏州评弹及其艺术特色”讲座,于上午 9: 30在中央音乐 学院演奏厅举行。主讲人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陈洁。陈洁在 此场讲座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 发展历 程及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从中既流露着在地学者对苏州评弹 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又昭示了学者群体对苏州评弹未来传承与发展 之路充满着信心与期待。 讲座开始之前,来自苏州市评弹团的国家二级演员毛瑾瑾和吴伟 东,为在场听众表演了苏州评弹开篇《秋思》。毛瑾瑾弹奏琵琶并演 唱,吴伟东弹奏三弦为其伴奏。这是一首祁调代表作,旋律温润典雅, 唱词来源于晚唐诗人杜牧与温庭筠的诗作。在二位表演者的演绎下, 深秋时节佳人独坐寒窗、萧索思绪悄然入怀的孤独与哀婉令人动容。 使在场观众学术性地走近苏州评弹之前, 先以感性化的体验方式领略 了苏州评弹的风采。 随后,陈洁以自己对童年时期,对家乡吴侬软语伴随着丝弦叮咚 的声音记忆引入了本场讲座的内容。这种当地居民集体的声音记忆, 正是源于吴语地区名片性、符号性的标识一一苏州评弹。陈洁认为, 当代众多电影都将苏州评弹这一艺术形式搬上荧幕, 这些商业电影对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PAGE PAGE # 于苏州评弹的关照,显示其已成为江浙沪地域文化的典型象征。 她首 先简介了苏州评弹的类别及艺术特色。 这是一种使用吴语讲唱表演的 汉族说唱形式,其风格典雅端庄、音质柔美、旋律细腻委婉。苏州评 弹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特色,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 总称,其中苏州评话只说不唱,苏州弹词则说唱兼备。苏州评弹的早 期音调来自于书调,即吟诵调,在传唱中“一曲百唱”,艺人对其进 行创造性的发挥及演绎。因不同艺人演唱风格的差异,就逐渐形成了 诸多流派唱腔。苏州评弹广泛吸收其他民间音乐如民歌、 戏曲的演唱 特色,其采用板式变化体,且极为重视音韵。伴奏乐器主要为琵琶和 小三弦,有时也会加入二胡及月琴。产生并主要流行于江、浙、沪一 带,是吴地人集体的文化记忆。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二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拥有金丽生、张国良、杨乃珍、赵开生 等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在对苏州评弹进行了概貌式介绍后,进而对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 了梳理。苏州评弹于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 其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 时期:民国之前循序酝酿的播种期,如清朝乾隆年间御前弹唱的艺人 王周士,嘉庆年间的陈遇乾、俞秀山等四大名家,同治年间的马如飞、 王石泉等后四大名家。20世纪初至建国初风格迸发期,如民国中后 期的女性登台,如朱雪琴“琴调”、徐丽仙的“丽调”、王月香的“香 香调”的涌现。文革期间稳中求变的盘整期;文革结束后至 21世纪 初的新面貌时期,苏州评弹的理论研究愈加突出,且各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部门的有效工作和大力扶持,使苏州评弹呈现新的发展面貌。涌 现出如新编中篇弹词《大脚皇后》、《雷雨》等新剧目,及诸多票友的 雅集活动、自办报纸等。苏州评弹艺术历经 200余年至今不衰,名家 流派纷呈。共有如陈调(陈遇乾)、俞调(俞秀山)、马调(马如飞) 等二十五个调,其中绝大多数至今仍在传唱。 讲座的最后,陈洁分享了苏州评弹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其一为坚 守传统遗产,如仍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习传统书目, 力求继承经典 书目唱演形式的原貌;苏州评弹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同样注重对前人 精华的传承。其二为追求创新、创演自觉。与进行博物馆式的原样保 存相对,非遗同样注重乐种的活态传承。对于京剧的创新,荀慧生曾 有言:“新而不知是陈的变,变而不离京剧风格,以有限的腔抒万变 之情。”苏州评弹同样如此,既要向前走,关注当代艺术潮流的发展 趋势;又要回头看,不离传统艺术的丰厚养分。其三为经验反思和学 理研究。借用音乐学届前辈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的呼 吁,陈洁发出了类似呼吁:“非遗,请把目光投向人”。她认为,人是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因素,非遗传承人、学者与保护者应联合起来, 建立苏州评弹的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以促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 本场讲座结束前,毛瑾瑾与吴伟东再次登台,为在场听众表演了 弹词对唱开篇,蒋俞调的《宝玉夜探》。概览了苏州评弹的历史与当 下后,在感性化的艺术欣赏之余,同样报以对其传承经验的思索与未 来发展之路的期待。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音乐历史活的见证者, 其保护与 传承牵动着各方人士的心。本届音乐周呈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民族民间音乐从地域至民族,从风格至乐种,从传承人至研究学者群 体的多样性。苏州评弹是此次音乐周所呈现的丰富乐种中唯一来自城 市的,是江浙沪地区市民音乐文

文档评论(0)

梦幻飞迷04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