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染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1.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乙型脑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日本脑炎。 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概述 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 夏秋季流行,好发于儿童。 病死率高,后遗症。 病原学 虫媒病毒B组,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球形。 单股正链RNA病毒。 嗜神经病毒,较少变异[抗原性稳定]。 抵抗力不强。 补体结核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动物[家禽、家畜(猪)]。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储存宿主]。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2~6岁],免疫力持久。 流行特征:热、亚热、温带;严格的季节性[7、8、9三月]。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蚊虫 人+动物 病毒血症 隐性感染 轻型感染 脑炎 单 核 巨 噬 细 胞 病毒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侵袭导致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胶质细胞 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病理解剖 范围:脑及脊髓[大脑皮质、丘脑、中脑]。 肉眼:脑实质和脑膜充血、水肿、出血,严重者脑实质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软化灶。 镜观:血管套、嗜神经细胞现象。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 临床经过: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临床表现 初期:起病急,体温39~40℃,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嗜睡等。 临床表现 极期:七大表现[脑实质受损] (1)持续高热:稽留热 (2)意识障碍: (3)惊厥抽搐: (4)呼吸衰竭: (5)颅内高压: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7)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恢复期: 后遗症期: 临床表现 型别 体温(℃) 神志 惊厥 呼吸 衰竭 瘫痪 恢复期 症状 后遗症 病程(d) 轻型 38-39 清楚或嗜睡 - - - 无 - 5-7d 普通型 39-40 嗜睡或浅昏迷 可有 - - 多无 - 7 -14 重型 40-41 昏迷或深昏迷 反复 可有 可有 有 部分有 >14 极重型 >41 深昏迷 频发 常有 常有 有 大部分有 不定 临床表现 老年人乙脑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最常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N>80%。 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多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增多,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 补体结合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学检查:病毒分离、PCR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中毒型菌痢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 主要死因:中枢性呼吸衰竭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1)高热:肛温38℃, (2)惊厥:甘露醇1~2g/kg,q4~6h。 (3)呼吸衰竭: (4)循环衰竭: 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其他治疗 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 预防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 祝同学们 学习愉快 2010-03-23 * *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