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个铜板》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七个铜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课班级
服装专业高一3班
讲课类型
阅读课
学情分析
本课讲课对象是服装专业高一年级学生。经过本板块前两篇文章学习,学生已经对小说这一叙事文体有了更深认识,也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和鉴赏小说方法。因为本专业学生生活条件普遍很好,服装专业专业课教学内容又往往过于关注和时尚、流行相关文化领域,学生对苦难、贫穷社会生活有一定认知隔膜,需要老师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愈加好了解这一篇课文特定时代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外研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教学板块第四篇课文,是一篇选教课文。本板块教学关键是小说阅读,相对于这个板块前三篇小说,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和学生现实生活距离也较远,学生学习难度较大。09年教育部颁布中职语文新纲领降低了中职生对文学类文体鉴赏要求,但这篇小说人物描写很出色,能够让学生在对人物描写梳理分析中把握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主旨,从而培养学生一定人物刻画能力,这对学生愈加好地掌握语言、利用文字有很大帮助。同时,文章人物乐观面对贫穷高贵品质,也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用主动心态面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碰到挑战。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和文章写作时代背景。
2.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3.正确看待贫穷,树立乐观面对困境品质。
教学关键
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教学难点
经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能力。
教学方法
讲读法
学习方法
习读法、笔记法
教具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步骤时长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4分钟)
1.老师出示相关贫穷生活图片、视频,让学生对贫苦生活有一定感性认识。
(多媒体展示)
2.老师出示相关怎样看待贫穷生活格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面对贫穷意识。
(1)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和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差异,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
——席慕蓉
(2)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薄伽丘
(3)不要羡慕她人富,也不要哀叹自己穷。
——小林一荣
(4)忘怀你穷困日子吧。不过,可别忘记它给你教训。
——歌德
(多媒体展示)
观看PPT。
笔记名人名言。
老师展示图片和视频目标是让学生对过去时代极度贫困生活有一定感性认知。拉近学生和文本时代距离。
老师出示格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看待贫穷意识,帮助树立正确价值观,有利于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
二、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0分钟)
1.请每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从图书馆和网上搜集到莫里兹相关知识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情况。
2.老师补充相关作者基础信息。
(见“教参”P117页)
(多媒体展示)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课下搜集信息。
学生笔记老师补充信息。
学生课前预习内容是分组搜集作者信息和文本背景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学生展示自己预习结果,也提升了学生参与热情,锻炼学生表示能力。
三、语言积累
(5分钟)
呜咽(yè) 嚎哭 由衷 夸耀
抽屉 衣橱 盈利 撅嘴
宝藏(zànɡ) 盛大 倒霉 窟窿 唠叨 红晕(yùn)
衬衫 油污 放账 心坎
糟践 哀叹 布施 蹒跚
致命 窒息 大惊小怪
前仰后合 毕恭毕敬
绞尽脑汁
学生在书上划出生词。
划出并识记生词是学习本课必需步骤,为下面朗诵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也有利于学生对常见汉字积累。
四、整体感知
(25分钟)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请同学用一句简单话概括出文章关键内容。
明确:本文写母亲为了买一块肥皂和儿子寻求七个铜板小说。
3.请同学找出这七个铜板分别是从哪里找来。
明确:前三个铜板是从缝衣机抽屉里找到;第四个铜板是从衣橱抽屉里找到,第五、六个铜板分别从父亲和母亲衣袋里找到;第七个铜板是一个乞丐布施给。
4.这篇小说中充满了笑声,但初读文章后,你感受到是欢乐还是悲凉?
默读课文同时,还要勾画出文章情节中关键信息。
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围绕题目进行思索。
学生寻求文章关键信息,并作答。
回复这道题,指导学生关注母亲寻求铜板目标(为了买肥皂洗衣服),为了一块买肥皂钱而花费了整整一个下午,但最终还是没洗成衣服,可见母子贫困程度。这么小说情节中充满了悲剧性。
能够笔记关键信息。
一句话概括文意能够帮学生正确把握文章关键内容,提升概括能力。
寻求七个铜板由来,更细致地把握文章关键情节,实现对文章整体感知,为下面分析文章作以铺垫。
学生说出自己初读文章情感体验,为本节课定下感情基调。同时使学生明确:把握文章情感,不能只关注文章只言片语,要在对小说情节总体把握中去加以领会。
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