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分泌与激素的作用
1. 内分泌
2. 内分泌系统
定义:指体内内分泌腺及分散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
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
腺、胸腺、性腺
内分泌细胞:分散于下丘脑、胃肠道、心、肺、肾、
血管、胎盘等。
比较
外分泌腺(分泌物由导管流出):唾液腺、汗腺、
皮脂腺、胃腺、肠腺、肝(最大的外分泌腺)
3. 激素
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
能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作用的特定部位称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
胞。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来源于经典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
肾上腺、胸腺、性腺
来源于特定功能器官组织,可达百余种。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含氮激素
类固醇激素
脂质衍生物
二、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一)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三大营养物质及水盐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促进细胞分裂、分化、调控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
过程。
3.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活动,调节学习、记忆及行为活动。
4.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影响生殖过程。
5.调节机体造血过程。
6.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和环境激变
的耐受力和适应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二)激素作用的特征
1.相对特异性
2.激素作用的高效性
3.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4.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5.半衰期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仅调节靶细
胞固有的生理生化反应。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选择性的作用;特异性与靶细胞上的受体有关。
激素受体:是指靶细胞上能识别和特异性结合特定
的配体(激素),并引起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受体与激素结合有高亲和力、可逆性和饱和性。
亲和力: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
激素受体的分类:
*细胞膜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细胞内受体:胞浆受体
核受体
受体调节:
指对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调控与影响。
上调 (增量调节):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使该受体或其它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
下调 (减量调节);激素与受体结合时,
使该受体或其它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减少。
受体内化:受体与其相应的激素结合后,
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入胞过程。下调与受
体内化有关。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图)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
3、允许作用
有的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
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有它的存在,可使
另一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H:激素 R:受体 GP:G蛋白 AC :腺苷酸环化酶 PDE:磷酸
二酯酶 PKr:蛋白激酶调节亚单位 PKc: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
(二)类固醇类激素的作
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特点:脂溶性,占少数
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H→通过细胞膜→H-核
R→活化特定基因→产生
1.激素结合结构域
生理反应 2.核定位信号结构域
3.DNA结合结构域
4.转录激活结构域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一)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下丘脑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的高级调节中枢,也是
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汇合部位与转换站,有九种下
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位于中脑的后下部与前脑的前上部之间; 下
丘脑既有一般神经元的功能又有内分泌神经元的
功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