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是美好愿望的体现 ──《祝福》结尾探讨
《祝福》 结尾通过 “我 ”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 即“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一天音响
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 ”
一般分析为:祥林嫂死的惨象和 “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
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
福”的气氛, 形成鲜明的对照, 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
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
作用。而 “我 ”是小说中唯一对祥林嫂表示同情,为祥林嫂的
死而感到不安,在祝福的爆竹声中,也终于不再为祥林嫂的
死而有任何精神负担了。这说明 “我”对祥林嫂的同情毕竟是
有限的。 “我 ”所感到的, 不是世事的不平, 而是 “懒散而且舒
适”,也就写出了神权在鲁镇的权威。 对祥林嫂这样备受欺压
的妇女的死亡, 天地间的神灵不问不闻, 置之不理, 在“歆享
了牲醴和香烟 ”之后,却 “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 ”,
这是 “我”的想象,从想象中揭露了神权的荒诞,表达了 “我 ” 的愤慨。
这样一讲完,自己心理很是得意,因为分析得很深,讲得很
第1页/共3页
透,甚至自己还陶醉在其中。下课铃响了,我走出了教室,
有一个女生追了出来。 她便说: “老师, 我觉得文章的结尾不是你所说的那样。 ”听她这样一说, 我心理火冒三丈, 真的很生气,我口干舌燥的讲,你压根就不卖帐,我不就是做了无
用功了。但我毕竟是教师,因而稳住了情绪,便问,你觉得应是什么?
她说: “我觉得这是 ’我 ’的美好愿望。祥林嫂在祝福中凄惨的
死去, ’我 ’心理很难受。于是 ’我 ’就设想天地神灵在 ’歆享了
牲醴和香烟 ’之后, ’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 ’,’我 ’
希望天地神灵能保佑广大的劳苦大众,不希望像祥林嫂这样的贫民再受苦受累。所以说文章结尾是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也是作者一生的追求,应是文章的希望所在,给贫苦大众一丝生活的曙光。 ”
被学生这一质问,我真的有点底气不足,便点了点头,说的有道理,我再回去查查资料。教了多少遍的课文,自己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而且每次都觉得不错。而这一次,让我对自己多年的教学产生了疑问。平时备课都是看教参,人云亦
云,从来没有自己动过脑子, 没有仔细思考, 因而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样照搬书本,结果经不起学生的三句问话。为了
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答复,我查遍了与《祝福》相关的资料,但最终还是收获寥寥。
于是我翻出鲁迅的所有作品,挨个查询。在《我怎么做起小
第2页/共3页
说来》一文中写道: “说道 ’为什么 ’做小说罢,我仍抱者十多
年前的 ’启蒙主义 ’,以为必须是 ’为人生 ’,而且要改良这人
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
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以说鲁迅的文章的主
旨在于拯救麻木的人们。所以祝福的结尾的确可以理解为作
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希望给贫苦大众一丝生活的曙
光。另外,鲁迅在《 〈呐喊〉自序》一文中说: “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
惮于前驱。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 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我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
这样看来,结尾部分应该有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广大贫苦百姓也能获得福气,过上美好的生活。所以学生这一问,让我明白教师平时还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再也不能人云亦云。要从教书匠中走出来。
第3页/共3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