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乐海泛舟》——《鳟鱼》钢琴五重奏 教案
授课人: 年级:八年级
课题
《鳟鱼》钢琴五重奏欣赏
课时
1课时
课型
欣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演唱《鳟鱼》,能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主旋律。
2、在聆听《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时,能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的不同的音色。
3、获得变奏曲式与变奏方法的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相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4、通过欣赏乐曲,能够逐渐学会怎样欣赏室内乐乐曲。
教材分析
《鳟鱼》是舒伯特于1817年寫的一首艺术歌曲,它是一首曲调甜美又深受舒伯特朋友们喜爱的歌曲。停留在施泰尔的期间,舒伯特应大提琴手西维斯特委托,用他的歌曲《鳟鱼》的主題,创作一首室內乐。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題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
這部作品由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所组成。由于增加了一把低音大提琴,使作品的低音声部浑厚、深沉。整个作品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
重点
难点
1、音乐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2、第四乐章主旋律的学唱;
3、运用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一、课前音乐。
二、导入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欣赏歌曲《鳟鱼》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播放的歌曲吗?生:基本没听过。
师:(出示——歌曲《鳟鱼》的歌词)这是作曲家舒伯特根据舒巴尔特这首诗《鳟鱼》创作的歌曲《鳟鱼》。
提问:诗中出现了哪些人和景物?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鳟鱼????? 活泼、单纯;
◇水????????? 清澈、透明;
◇“我”??怜爱、愤慨、无奈;
情景导入,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对《鳟鱼》有所熟悉,为后面的欣赏做准备。
多媒体
多媒体:鳟鱼简介及图片展示。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三、展开
1、作曲家舒伯特的介绍
2、乐曲分段欣赏
3、变奏曲式概念讲解及常见的变奏方法。
第一次变奏:
第二次变奏:
第三次变奏:
第四次变奏:
第五次变奏:
结束段:
◇渔夫?? 无情、凶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舒伯特后来还创作了一首《鳟鱼钢琴五重奏》吗?今天我们将欣赏他的第四乐章。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首先让我们走进舒伯特。(舒伯特生平简介)
第四乐章乐器音色视听辨别。
乐曲的结构是主题+五次变奏+结尾。
播放主题:
小提琴的演奏舒缓,小鳟鱼的生活平静、悠闲。
钢琴在高音区主奏主题,弦乐器的衬托,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小鳟鱼的活泼、愉快。
中提琴演奏主题,钢琴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以六连音的和声华彩来伴奏,描绘小鳟鱼在清流通透明的河水中悠然自得地嬉戏的情景,“我”的心情也受了感染。
大提琴、低音提琴深沉的音色,钢琴快速、激烈的音响都预示着危险即将出现;但庞大的主题音乐与快速的伴奏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
音乐色调突然变暗,钢琴地六连音的反复,小提琴、中提琴与之相响应,大提琴、低音提琴刚奏出装饰的低音部,音乐更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地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
主题有大提琴奏出,其他乐器伴奏。音乐充满了惋惜和叹息,表现出作者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
活泼、轻快地小快板,主题旋律再次出现,在小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再现出歌曲《鳟鱼》的音型,与开头相响应。
通过对作曲家背景的了解,进一步熟悉乐曲的风格。
学生自主学习欣赏乐曲,并能够掌握对几种乐器不同音色的辨别。
分段欣赏,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深入分析乐曲每一段的内容与含义,并学会怎样欣赏较长的器乐曲。
通过欣赏乐曲,对变奏手法进行学习与了解。
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四、拓展
用你喜欢的变奏方法为下面的旋律写两个小变奏。
1=C
???? 1?? 2?? 3?? |? 2?? 1???? -? |
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对变奏手法的学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