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瘟”与“疫”有何不同
维舟
现代汉语中,习惯将“瘟疫”连称,但如果细辨,“瘟”与“疫”其实是相当不同的。日前语文学家孙玉文在《语言学微刊》上发表《说“瘟疫”中“瘟”的语源》一文,就指出了以往常被忽视的一点:先秦时通常把瘟疫称作“疫”或“疠”,而“瘟”字的出现要晚得多,文献中最早只能追溯到东汉末年蔡邕著《独断》,直到东晋以后才逐渐盛行。
不过,孙氏认为,“瘟”字出现虽晚,不等于此前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并举出《黄帝内经·素问》和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温厉”“病温”等引文,认为它最初写作“温”,表明古人认为瘟疫起于“温热之气”,而这“多与发烧有关,跟温热的季节没有关系”。最终他的结论是:“这两个词得名的理据各异,‘疫得名强调外部影响,‘瘟强调症状表现,因此人们有了‘疫,还需要有一个‘瘟。”
“疫”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而“瘟”不见于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迟了近两千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疫”或“疠”所指向的,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对传染病起因的巫术思维,即认为这些病症是由于恶鬼作祟所致。《周礼·春官·占梦》:“季冬……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郑玄注:“疫,疠鬼也。”东汉训诂学家刘熙著《释名》:“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疫”被他归于“释天”而非“释疾病”这一分类下,这意味着,在他看来,这属于一种由鬼神等神秘因素造成的灾异,而非一般的疾病。
既然疾病是由厉鬼或巫术的神秘力量引起的,那么治疗之术很自然的便应当是以法术驱除这些邪恶力量。晋崔豹《古今注》:“栌木,一名无患者。昔有神巫,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为棒杀之。世人相传,以此木为众鬼所畏,竞取为器用,以却厌邪鬼,故号无患也。”这明白无误地说明,这种神木“为众鬼所畏”,所以用它即可驱逐疾病,由此得名“无患”。
就造字的理据来说,“瘟”的本意应指一种萎靡、沉闷、郁结的病况,汉语里“瘟”除了指瘟疫之外,还有“神情呆滞、没有生气”(瘟头瘟脑)、“愚笨、不明事理”(瘟生)等含义。王力《同源字典》认为“温”与“郁、鬱、燠、煴、氲”等字同源,均有气盛温热之意。孙玉文也指出,从“昷”声的字,有很多含有“蕴积”的意思。《文源》以为从“昷”声的字多取义于“湮郁”义。如:“煴”,郁烟也;“蕴”,积也;“醖”,酿也;“愠”,怒也;“韫”,裹也。中医有所谓“温邪”之说,即春温、风温、暑温、伏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温热病致病邪气。考虑到这一点,可以设想,“瘟”在古人的理解中就是“气”失调所造成的,这与“炎”不一样——清代《康熙字典》中,“炎”都没有“炎症”这一词义,但近代逐渐用它指代体内或体表红、肿、热、痛等症状表现,例如肺炎。
最早记载“瘟”字的东汉蔡邕《独断》就说:“疫神: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若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于是命方相氏,黄金四目,蒙以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常以岁竟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在这里,“瘟鬼”隐伏在长江一带,这本身也表明,在当时人心目中,南方新开发的长江流域传染病很多,所谓“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史记·货殖列传》)。
到后世,就出现了所谓“瘟神”,相信瘟疫正是有神灵执掌的。余新忠发现,直至清代,人们仍“视鬼神为瘟疫病原”,而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大疫流行,必有鬼神司之这样一种认识之中”。不过确切地说,进步毕竟已经出现,因为“瘟神”已经不是“疠鬼”——“疠鬼”是在病人身上作祟的邪恶力量,驱逐它才可以重获健康;但潜伏在瘟疫患者身上的却不是“瘟神”而是瘟疫本身,瘟神只是掌管它的神灵。换言之,前者相当于疾病的人格化,后者却是疾病控制者的神格化。
(秋水摘自澎湃新闻网 图/槿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