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阅读”成为“悦读”——《四世同堂》阅读过程中指导
一、导入
师:《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高峰。这学期我们的阅读主要围绕这部作品展开,同学们现在基本完成了第一部分的阅读。我收集了大家的阅读信息,发现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一起来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幻灯片2)
1.在解疑答惑中,学会运用得当的方法阅读,扫清阅读障碍,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2.在梳理分析中,学会如何深入解读人物,并养成在读中思、思中疑的好习惯。
二、过程
(一)问题解答(方法、语言)
师:同学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 问题1:对人物关系难以理清,看了后面的前面就忘了,有时候需要不断地往前翻去回顾,导致阅读速度慢、效率低。(幻灯片3)
师:《四世同堂》作为一部近百万字的小说,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六十多位,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同学们光读一遍就理清人物关系、记牢情节,这的确是一个挑战。哪位同学有好的办法?分享给大家 生:
师:推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通过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将一长串枯燥繁琐的信息变成便于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像,迎合大脑的记忆“喜好”。(幻灯片4)
师: 比如读了小羊圈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介绍后,我们可以葫芦形来标注出各家所在以及周边环境(第8页),直观明了。(幻灯片5)
而同样是面对钱家少爷的去世,我们可以将人物分成红心与黑心两派,表达对热心善良者的肯定,以及对自私自利者的反感。(幻灯片6)
同学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画面形式来展现,及时地将所读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提炼。
现在,大家试着用这个方法,把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梳理一下 我们从国、家两个方面展开
这是老师做的导图
国:日本人突然打进来 北平沦陷 保定沦陷 太原沦陷 南京沦陷(幻灯片7)
那么家呢?在这个大背景下小羊圈胡同的各家各户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幻灯片8)
2.练习 4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梳理一户人家,最后集中总结,以备分享。(五分钟)(幻灯片9)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大家提取关键点,化繁为简,让我们事半功倍。
3.问题2:文中有一些词语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如“讪脸”“一程子”“松头日脑”“紧自 (幻灯片10)
师:现在我们孤立地来看这些词语,的确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把它们还原到句子中,我相信同学们还是能够推测出大意来。我们来看(幻灯片11.12)
4.京味语言
师:阅读中,我们不能机械地解释字义,最主要的还是多比较、归纳、体会,从中发现文字的特性。之所以不明白是因为作者的表述是我们不熟悉的。这其实是作者写作语言的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生:
(提示:周末去我家玩吧 “玩”这个字用另外的词语代替,你选什么?) 对 方言口语土话
师:老舍先生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幼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大杂院里度过的,他喜欢用北京平民语言,写北京百姓的生活、自然景观、历史风俗,从而形成了他的“京味语言”这个特点。
我们再看这些文字,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点?如: (幻灯片13)
生回答 找一句自己喜欢的读一下 再去掉“儿”读 有什么体会
诸如此类的描写,相当程度上增加了作者笔下北平的真实可触之感。 (幻灯片14)老舍先生在《怎样读小说》一文中说道:“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可见文字在他心中的份量。当然,这部小说的语言特点还远不止这些。同学们在之后的阅读中可以多关注这种特点同时也大家试着去发现其它的特点,比如对反面人物的描写议论。
(二)问题引领,深入解读人物(瑞丰)
问题引导:
我调查了一下,在祁家的三个兄弟中,同学们对老大和老二关注比较多,同学要么喜欢瑞宣,要么鄙视瑞丰。我们简单概括瑞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回答
师:连作者都旗帜鲜明地表示出对他的否定与批判。用作者的一句话概括瑞丰,就是“只要他的口腹得到满足,他就能把灵魂当五分钱卖出去。”(幻灯片15)为什么瑞丰成了这样的一个人,而没有成为另外一个“瑞宣”?
那么在1937年的北京、在祁家四世同堂的土壤中,瑞丰之所以成为瑞丰,有没有伏笔呢?结合具体情节,探究“瑞丰之所以成为瑞丰”的原因。
参考章节提示:(六、七、九、十二、十七、十九、二十二)
师:一个人性格的成因,主要是内在,但是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希望同学们也能从瑞丰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相比之下瑞宣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就几近完美了,同学们都认为他“高大上”。中国有句俗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舍先生笔下的瑞宣是不是就打破了这句俗语呢?(停顿)这里老师要提醒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它的人物形象一定是立体的,丰满的,多侧面的,所以我们在鉴赏人物时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四世同堂》阅读过程指导▁语文▁高中▁邱琦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垓下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垓下之战》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高中语文_《将进酒》教学课件设计(精选3).ppt
- 高中语文_《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