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导入语:
《论语》是一部浓缩孔子智慧、彰显孔子人格的儒学经典。我们粗粗浅浅地学习了《论语(选读)》的三个单元。今天要一起探究第三单元“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中《季氏将伐颛臾》这一则,通过分析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从经典中汲取智慧。
学习目标:
1、朗读文本,梳理脉络,明确孔子的政治主张。
2、品味语言,理解体会孔子辩驳的智慧。
一、初读,走近孔子(检查预习情况)
1、古文化常识——“四书”“五经”
2、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3、疏通字词,夯实基础。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何以伐为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且尔言过矣 ⑤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⑥国、家 ⑦祸起萧墙
二、跳读,把握文脉
1、文中出现了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师生针对什么内容(概括)你来我往进行了几次对话?
(插入季氏、颛臾及背景介绍)
三、品读,深度把握
1、冉有和孔子的三次对话,围绕“伐”“不伐”怎样辩驳的?
品味语言,分析双方辩驳的具体内容并揣摩其当时的态度(或心态)?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7分钟。)
(1)第一次对话
冉有:“有事”——试探,遮掩,模棱两可
孔子:①求②过③昔者先④邦域 ⑤臣⑥何以
——直截了当、态度鲜明、坚决反对(战争)
(生读对话,试着读出他们的态度。)
(2)第二次对话
冉有:夫子欲,臣不欲 ——推卸责任,推脱辩解,吞吞吐吐,
孔子:①求②周任③不持不扶④过⑤虎兕,龟玉
——步步紧逼, 严厉批评
——引证(正面)、反面推理、比喻(反、正)
(根据他们的态度,生读对话。)
(3)第三次对话
冉有:固、近于费、为子孙忧,取
礼——退无可退,实话实说,口是心非,暗里赞同
礼
——回避“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季氏——八佾舞于庭——背离了人臣之道,无视人臣之礼。)
孔子:①求②疾③欲之④辞——声色俱厉
(批评:花言巧语强词夺理)
(女生读对话。)
(4)有人认为“丘也闻……”这一部分辩驳的内容与“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有些脱离,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①从具体的事件上抽象出普遍的哲理,上升到政治理论。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措施
(5)最后一部分,孔子的辩驳思路怎样展开?
①不能来、不能守、妄动干戈——分析当前形势
②萧墙之内——直指弊端之源头——反对武力征伐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孔子论“礼治”与“德化”。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孔子论“礼治”与“德化”。
德内政:均 和 安
德
外交:修文德
3、孔子运用了怎样的辩驳方式?
①正面推理论证
②反面论证
③引证、喻证、排比论证、反问、对称的语言
④从具体的事件上,抽象出普遍的哲理(理论的高度)
⑤把事物观点放到矛盾对立的转化关系中(哲理的深度)
⑥正确的做法引导
⑦预见性
4、学以致用,理顺原文辩驳思路:
孔子辩驳的智慧、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的辩驳思路,适用于我们的作文:
从具体事实出发,表明观点——多层面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升华为普遍原则——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回到原有问题进一步直指弊端,强化观点——做出预见。
四、体悟,联系现实
对于文中的一句话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人认为它等同于“平均主义”,也等同于“共同富裕”,你怎么看?
参考:①含义(李泽厚、康有为)
②社会环境不同。
③追求的社会理想不同。
五、小结:
1、朗读文本,梳理脉络,明确孔子的政治主张。
2、品味语言,理解体会《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辩驳的智慧。
六、收束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推荐书目: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
七、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战争×
天子诸侯 内政:均 和 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外交:修文德
主张: 礼治 德化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及高二上学年的文言文规范学习及训练,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的形式也运用了很长时间,因而在合作探究上相对也能较好地达成共识。
对《季氏将伐颛臾》,预习环节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基础文言知识,大体疏通文意,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学生对字词的梳理,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难,真正沉下心,字斟句酌地翻译,难点不多,适当点拨就可以。
至于文本的具体内容的探究,虽然文本不长,是对话式的散文,但“通过品读冉有和孔子的三次对话内容,感受并分析双方的态度,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工业区位因素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思想政治_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走进细胞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定律习题讲评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Simon Wakefield's Yunnan Diary 读写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