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泡菜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发酵制品之一,而四川泡菜风
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含有丰富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功能性食品。其
风味与功能都受到微生物群体强烈且复杂的影响,然而四川泡菜发酵体系缺
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综合应用扩增子测序和宏转录组等测序手段,解
析传统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结合色谱分
析技术对发酵过程中的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等主要风味物质进
行监测,了解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对泡菜主体风味的贡献;通过宏转录组技术
和正交最小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和功能微生
物之间的关联,在微观与宏观层面上探讨功能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和关键酶对
四川泡菜风味物质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期望通过优化四川泡菜群落结构、
调整群落功能,为挖掘相关功能微生物、工业化生产四川泡菜及改进传统发
酵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弘扬中华民族食品文化奠定理论基础。主要
研究结果如下:
1、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厚壁菌和变形菌
是整个过程的优势微生物;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肠杆菌属、乳球菌属、
明串珠菌属、魏斯氏菌属等为优势属;而戊糖乳杆菌为优势菌种。基于微生
物多样性分析结果可知:发酵初期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最高,随着发酵的进
行,菌群丰富度逐步降低并趋于稳定。消长规律可总结为:发酵初期,肠杆
菌属及其他环境微生物如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为主要微生物,魏斯氏
菌属少量增长。发酵至中期,柠檬杆菌属、乳球菌属与明串珠菌属丰度逐渐
增加。进入发酵后期,乳杆菌属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2 、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四川泡菜中共有 239 种
挥发性化合物、17 种游离氨基酸、6 种有机酸被检出;苹果酸为发酵初期的
主要有机酸,乳酸和乙酸为发酵后期主要的有机酸,在第7 天浓度分别为3.0
mg/mL 和 1.41 mg/mL ;氨基酸在发酵前 6 天迅速积累(0.71 mg/mL ),经历
小幅波动后下降至 0.50 mg/mL 。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四川泡菜中三
种主要的氨基酸。239 种挥发性物质中,硫化合物、醇类、萜类和酯类是在
四川泡菜中检测到的最丰富的四类化合物。根据气味活度值筛选得到 16 种
关键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硫化物有 9 种,萜烯类 2 种、醇类 2 种、烷基苯 1
种、酮类 1 种和酯类 1 种。含硫化合物、酯类、醇类为四川泡菜中提供丰富
II
摘要
独特的气味;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四川泡菜提供鲜味和酸味;乳酸、乙酸、
苹果酸为泡菜提供酸味。
3. O2PLS 分析表明,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关联紧密。4 种有机酸,17 种游
离氨基酸和 22 种挥发性物质与 32 个菌属呈现强关联性。与风味物质相关性
最强的有 8 个菌属;其中肠杆菌属和 23 种风味物质呈现负相关关系,乳杆
菌属与 21 种风味物质正相关;13 个菌属与柠檬酸、乳酸、乙酸、甲酸相关
联。21 个菌属影响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其中乳杆菌属最为关键;29 个菌
属与挥发性物质相关联,而乳杆菌属、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果胶杆菌
属都与超过 10 种挥发性物质相关。
4 、宏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表明: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三个时期(第 1、3、
7 天)共 9 个样品的宏转录组测序数据量介于 6.39 至 7.28Gbp 之间,每个样
本获得 4260 万至 4910 万个高质量序列。拼接得到 140795 个 Unigenes 。物
种注释结果显示肠杆菌属、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乳球菌属为优势微生物;
其结果在属水平上与 16s 扩增子测序结果保持一致。微生物功能注释上,
PICRUST 可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并初步了解其功能轮廓,但是在基因表达
量以及不同层级类别的注释上与宏转录组测序结果差别较大。
5 、将四川泡菜微生物表达基因与四大数据库相匹配进行功能注释。
KEGG 匹配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合成与代谢通路最
为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名校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VIP
- 软件开发(平台开发)项目实施方案.pdf VIP
- 巨野青年路南拆迁规划方案.pptx VIP
- 中华古籍子集明伦汇编 人事典六十一岁至七十岁部.pdf VIP
-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文化节活动主题班会.pptx VIP
- 2022年-2023年房地产估价师之基本制度法规政策含相关知识题库综合试卷A精品.pdf VIP
- 燃气燃烧与应用_chap4.ppt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介绍.pptx VIP
- 第三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整理和复习(1) 课件2025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油菜根肿病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药物防治策略探究.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